王緝思教授做客“北京高校理論名家講壇”第四場報告會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王緝思教授

20161218日上午,“北京高校理論名家講壇”第四場報告會在beat365百周年大講堂成功舉辦。beat365國際戰略研究院院長、國際關系學院教授王緝思受邀作了題為“特朗普當選後的國際政治與中美關系”的精彩報告。報告會的開場和最後點評分别由由beat365官方网站副院長宇文利教授、程美東教授主持。來自beat365、中國農業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交通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北京林業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工商大學、北京信息科技大學、首都師範大學等13所高校的師生、訪問學者、進修教師代表近2000人聽取了報告。


程美東教授


宇文利教授

在主講環節,王緝思教授首先提出了自己對當前國際政治和中美關系的基本觀點。他表示,2016年大選集中反映了美國政治極化和社會分裂現象,而且這種亂象還将繼續;民粹主義困境在當今世界政治趨勢中有深厚的基礎;冷戰後形成的國際秩序仍然可以基本維持穩定;中美關系能夠經受考驗,繼續保持“新常态”。随後,王緝思教授圍繞特朗普當選、全球政治趨勢、中美關系等幾個方面問題進行了闡述。

第一,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具有一定偶然性,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特朗普不是傳統的共和黨人,曾經是民主黨人,但在初選中戰勝了黨内對手。他以“讓美國再次偉大”為口号,在各個方面都打破了傳統。政治精英不喜歡他,共和黨大佬也不支持他,但得到了很多民衆的支持。從1995年到2015年,美國經濟取得了較大發展,但沒有給弱勢群體帶來實惠。在這期間,美國貧困人口有所增加,中産階級收入縮水。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國經濟複蘇緩慢,隐形失業較多。社會上有不少人呼籲減少移民,改善生活環境。這類群體主要包括白人、男性和老人,尤其以南部地區的人居多。這在某種程度上為特朗普的勝選埋下伏筆。

第二,目前全球政治存在以下幾個趨勢:世界人口發展失衡,跨國、跨區域人口流動迅速,城市化出現瓶頸;全球财富分配不公,影響社會穩定;社交媒體蓬勃發展,個人和小團體作為政治參與者的力量不斷上升,多元社會出現思想分化和群體分化;全球經濟失衡難以扭轉,全球化的負面影響凸顯。在這些趨勢的共同影響和作用下,民粹主義就出現了。民粹主義作為社會中下層中流行的一種政治思潮,其對立面是精英主義,其特點是對公正缺失、貧富分化的強烈不滿,對政治精英和知識精英思想的叛逆,以及對平等理想的追求。民粹主義和民族主義是孿生兄弟,兩者同時上升,對國家、地區、全球三個層面的政治秩序造成了影響。

第三,中美關系進入“新常态”。兩國的戰略合作和競争同時上升,經濟和全球治理領域以合作為主,安全和政治領域以競争為主。中國主張國際關系民主化,而美國主張各國政治的民主化。中美關系事關兩個秩序,一個是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國内政治秩序,另一個是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二者存在難以逾越的鴻溝。一方面,美國不滿意中國共産黨領導的中國國内秩序;另一方面,中國也不滿意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雙方互不信任,互相猜疑。中美新興大國關系的出路,在于相互尊重。美國要尊重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國内秩序,同時中國也要尊重美國在國際秩序中發揮的作用。雙方共同進化,各自辦好自己的事,相互适應,相互協調。對于中美兩國而言,最有意義的競争是看誰能把自己國内的事情辦得更好。


講座現場

在提問環節,現場師生與主講嘉賓進行了互動交流,王緝思教授認真回答了大家的提問。程美東教授在最後的總結中,對王緝思教授的報告給予高度評價。他指出,王教授的報告内容豐富,材料詳實,具有很強的問題導向。他以自己在國際關系研究中的深厚學術積累為基礎,有理有據地分析了特朗普問鼎美國總統是否具有偶然性、冷戰後的國際秩序能否維持穩定、特朗普當選後的中美關系是否會發生變化等問題。王教授的這種嚴密的分析建立在其對近代以來世界發展趨勢的準确把握上,建立在對當前世界格局形成背後的文化因素的深刻了解上,建立在對于中美關系格局形成的基礎的的準确把握上。王教授的這些分析和預測對于廣大青年學生準确了解當前和今後國際形勢、了解中美關系發展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

他指出,王教授在報告中既有開創的勇氣,同時也極其謹慎細緻。在互動環節對于同學們提出的個别預測性的提問沒有加以明确的回答,就是因為曆史的發展常常不以人的理性為轉移,很難加以精确的預測。曆史研究以理性為基礎,但曆史發展卻并非完全按照理性亦步亦趨。

據悉,“北京高校理論名家講堂”是北京市教育工委委托beat365官方网站程美東教授所主持的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名師工作室”的重要活動。該活動與beat365本科生“形勢與政策”課緊密結合,是北大馬院創新本科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