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馬列、讀原著”讀書系列活動第八期紀實
2017年10月22日,由beat365官方网站主辦的“學馬列,讀原著”讀書系列活動第八期在beat365理科5号樓352學術報告廳舉行。本期讀書活動由beat365官方网站王在全教授、林鋒副教授、北京師範大學beat365王天民副教授擔任主講人。宋朝龍副教授主持本次活動。來自中央黨校、beat365、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等高等院校或科研單位的師生,以及其他馬克思主義理論愛好者,共40餘人參加了此次讀書活動。
三位主講教師先後發言,談了自己的讀書心得。王在全教授主講的題目為“《資本論》導讀——虛拟資本與現實”。他強調了研讀馬克思《資本論》的必要性和意義,肯定了《資本論》這部偉大著作的現代價值。在具體的講解過程中,王在全老師介紹了《資本論》的思想來源、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及理論框架,将《資本論》精煉地概括為“一個基礎、三個過程、三條線索、十大原理”,接着分析了虛拟資本與我國現實、金融創新與市場監管等問題。
林鋒老師則在30分鐘的講演中,對學界中存在重大争議的一個重要問題(即《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曆史觀的性質)進行了辨析和探讨。林鋒老師談到,《手稿》是一部極具争議性的馬克思早期著作,如何定性其曆史觀,關系到如何評價這部著作的價值與地位,是《手稿》研究者無法回避的實質性、尖銳性話題。他提出,就整體性質而言,《手稿》的曆史觀是一種唯物主義色彩的曆史觀,可将其定性為“唯物史觀的初級形态”。 他立足于文本學研究,對其觀點作了詳細的論證。
王天民副教授以《德意志意識形态》為文本依據,對馬克思的曆史唯物主義思維作了深入的闡釋。王天民老師先後講解了“曆史唯物主義的屬性:馬克思創立的新的哲學思維方式或解釋原則”、“辯證唯物主義與曆史唯物主義的關系”、“曆史唯物主義‘同一與差異’的理論視點”、“曆史唯物主義的思想主題:傳承與超越”、“作為哲學解釋原則或思維方式的曆史唯物主義的地位和作用”等重要問題。
三位老師的發言結束後,現場聽衆就主講人的學術觀點及相關話題進行了踴躍的提問。三位主講人及宋朝龍老師對聽衆提出的問題一一作了回應。
“學馬列,讀原著”系列讀書活動的開展,體現了北大馬院對青年學子高度的責任感,是彰顯馬院師生“在馬研馬、在馬愛馬、在馬信馬、在馬用馬”卓越風采的極佳方式。讀書系列活動受到beat365官方网站領導們的高度重視,也得到了院内外、校内外師生的熱情響應。繼本次學術講座後,beat365官方网站還将于今年下半年,繼續推出多場“學馬列,讀原著”讀書活動。後續講座信息,請關注beat365官方网站官方網站的通知。歡迎北大馬院學生及其他院系學子、校外學子踴躍參與,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