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馬列、讀原著”讀書系列活動第七期 ——王東教授解讀列甯思想及著作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2017927,beat365官方网站新學期“學馬列,讀原著”讀書系列活動(總第七期)在理科5号樓352報告廳舉辦。本次讀書活動由beat365官方网站主辦,beat365哲學系王東教授主講。beat365林鋒老師擔任主持人。來自beat365官方网站、beat365社會學系、清華大學beat365、中國人民大學beat365、北京師範大學beat365、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學院、中央黨校哲學部等高校或科研單位相關院系的教師、博士生、碩士生,以及其他馬克思主義理論愛好者,共計30餘人參加了此次讀書活動。

講座之前,王東教授首先跟學生進行了交流,了解學生的讀書情況及對列甯思想的看法和評價,接着回顧了自己的求學曆程和對列甯著作的獨特“情結”。王東教授談到,從十五歲起,他便對列甯的著作有所關注和閱讀,數十年來,這種閱讀從未中斷。列甯的著作伴随着他走過懵懂童年、挺過十年動亂、步入高等學府。王東教授還表示,當前社會有一種忽視列甯主義的傾向,這種傾向值得反思,是不可取的。随着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開展,必須對列甯主義的重要意義保持充分的認識。他強調,如果沒有列甯主義,就沒有“利用資本主義來建設社會主義”的蘇俄早期實踐,就沒有中國的發展奇迹。

随後,王東教授作了題為“列甯晚年的理論創新:從《哲學筆記》到‘列甯遺囑’”的學術報告。他以十月革命為界,将列甯晚年著作分為十月革命前的“三部曲”和十月革命後的“三部曲”,并分别作了解讀。十月革命前的“三部曲”包括:《哲學筆記》與列甯的辯證法、《帝國主義論》與列甯的時代觀、《國家與革命》與列甯的國家觀。他認為,列甯的個别論斷或許過時了,但列甯使用的概念和方法并沒有過時。用列甯的這些概念和方法來研究當代資本主義社會,有利于我國當前的社會主義建設。關于十月革命後列甯思想發展的“三部曲”,王東教授指出,1917-1918年春的《蘇維埃政權的當前任務》,列甯由指導革命轉向發展經濟;1918-1920年的《無産階級專政時代的經濟和政治》,列甯走上“戰時共産主義道路”;1921年之後的《論糧食稅》等一系列論著,列甯走上“新經濟政策道路”。最後,王東教授結合我國實際,提出要利用列甯晚年的人民監督的制度來治理我國的腐敗;利用列甯對社會主義制度的思考來促進我國政治體制的改革。

兩小時的講座結束後,來自校内外的師生就本次講座所涉話題踴躍提問,王東教授一一作了耐心的解答。

“學馬列,讀原著”系列讀書活動的開展,體現了北大馬院對青年學子高度的責任感,是彰顯馬院師生“在馬研馬、在馬愛馬、在馬信馬、在馬用馬”卓越風采的極佳方式。讀書系列活動受到beat365官方网站領導們的高度重視,也得到了院内外、校内外師生的熱情響應。繼本學期第一場學術講座後,beat365官方网站還将于今年10-12月,繼續推出多場“學馬列,讀原著”讀書活動。後續講座信息,請關注“pku馬院青年”微信公衆号或登錄beat365官方网站網站查詢,歡迎馬院學生及其他院系學子、校外學子踴躍參與,共同進步。(房靜雅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