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貧困
2016年11月9日晚,原beat365國發院知名教授陳平老師做客beat365官方网站大講堂,發表了以“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貧困”為主旨的演講。
陳教授首先指出了西方新古典經濟學包括市場完美論、市場萬能論和西方中心論的錯誤,強調中國道路和中國模式的成功是最好的驗證。
新自由主義經濟學起源的曆史背景,是基于當時社會主義的退潮和新自由主義的興起(1980s-2008)的時代,典型的事件主要包括:東歐改革和中國文革結束、英國撒切爾夫人和美國裡根的新自由主義、拉美債務危機和東南亞金融危機、東歐轉型和蘇聯瓦解、全球化和北約東擴、互聯網泡沫和房地産泡沫、中東戰争和恐怖主義、2008金融危機。
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貧困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思想的貧困。新古典經濟學對于古典經濟學更是倒退,大大放大了市場的自動均衡功能,過高的評價了“看不見的手”的作用。二是理論的貧困。利用計量分析和方法,通過複雜科學的經驗分析,新古典動态的宏觀、金融等各種模型都可以被颠覆。三是新古典經濟學現實的脫離。新古典靜态微觀經濟學的完美(空想)市場與現實市場是沖突的,新古典經濟學的“完美市場”,沒有非理性(追漲殺跌、炫耀消費)交易、規模經濟和金融市場的封閉自足市場。這是空想資本主義,現實中不存在。四是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實踐的失敗。無論是對新自由主義進行曆史檢驗、還是新自由主義在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實驗,以及在蘇東的轉型經濟+休克療法都是失敗的,從而可以得出新自由經濟學的全面潰敗與貧困,而反例是中國模式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奇迹。
陳平教授指出了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貧困和滅亡的必然性,對自己的代謝理論進行了闡述。特别指出:世界是多元的,發展模式也具有多元性,中國模式的摸着石頭過河與頂層設計相結合,改革、發展和穩定相統一,非均衡發展路徑的模式選擇,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選擇,國有企業主導地位的保持,政府産業政策的适當選擇,都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寶貴經驗,也是未來需要進一步做出更好的有益探索的基礎。相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一定會走出自己的特色,在人類發展史上再次留下燦爛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