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座教授肖恩·塞耶斯在我院作系列學術講座
72
2016年10月13日至20日,英國肯特大學榮休教授、beat365官方网站客座教授肖恩·塞耶斯(Sean Sayers)受邀來我院作系列學術講座。賽耶斯教授四場講座主題分别是:“馬克思、黑格爾和曆史哲學”(10月13日)、“馬克思的唯物主義”(10月14日)、“馬克思的進步理念”(10月17日)以及“馬克思的共産主義理念”(10月20日)。
塞耶斯教授系列講座的主題是馬克思的曆史觀。通過比較學的方法,賽恩斯教授從馬克思、黑格爾、康德、阿爾都塞、巴迪歐等學者的經典文本出發,分别就曆史哲學、唯物主義、進步理念和共産主義理念等核心命題,論證了在曆史哲學領域中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與近現代西方其他有代表性的曆史觀(特别是黑格爾的唯心史觀)之間的聯系與區别。
第一場講座的主題是“馬克思的曆史哲學”。塞耶斯教授分析了馬克思對黑格爾的繼承和超越。他認為,馬克思和恩格斯都始于青年黑格爾派,但很快就與其出現了分歧,轉為批判青年黑格爾派;馬克思曆史觀的主要形式特征來源于黑格爾哲學,塞耶斯教授并重點介紹了西方馬克思主義中兩大反對黑格爾主義的學派,即歐洲大陸哲學和英美分析哲學學派的曆史發展過程和觀點;從黑格爾的曆史哲學出發,塞耶斯教授對馬克思如何繼承、批判和超越黑格爾的曆史哲學作了解讀。
第二場講座的主題是“馬克思的唯物主義”。賽耶斯教授的基本觀點是:馬克思與黑格爾曆史哲學的根本區别在于:馬克思是唯物主義者,而黑格爾是唯心主義者。對于黑格爾來說,曆史是“絕對精神”(Geist)的自我發展和自我實現;而馬克思主要從物質和經濟角度看待曆史發展,即作為生産力的發展。塞耶斯認為,傳統曆史唯物主義的叙述中仍然存在問題和不足:經濟基礎—上層建築并不是完全完美的構想,這很容易産生社會整體層面的分裂,或者對社會各個層面進行等級劃分的誤解。
第三場講座的主題是“馬克思的進步理念”。賽耶斯教授認為,馬克思的進步理念是對黑格爾思想的繼承和發展。無論馬克思還是黑格爾都認為曆史的發展具有階段性。然而,二者本質上的不同在于:黑格爾将曆史的進步描述為一種積極的發展,“進步”的衡量标準是“絕對精神(Geist)”的自由發展;而馬克思對“進步”的基本衡量方法是物質和經濟的發展(即生産力的發展)——曆史的階段性是由這一階段普遍存在的物質生産方式來界定。因此,在賽耶斯教授看來,黑格爾的進步理念是唯心主義的,而馬克思的進步理念是唯物主義的。
第四場講座的主題是“馬克思的共産主義理念”。賽耶斯教授首先介紹了西方學界對“共産主義”理念的兩種基本界定方式(即“烏托邦”式和科學共産主義)。随後,他以蘇東劇變、自由經濟盛行為背景,介紹了以巴迪歐、阿爾都塞等為代表的現當代西方學者斷裂式的共産主義觀。賽耶斯教授認為,巴迪歐等學者将曆史視為具有任意性的、不可預測的過程,因此他們的“曆史哲學”拒絕了馬克思的曆史唯物主義,他們将“共産主義”作為自由意志或承諾來對待,因此走向了純粹的政治哲學領域。
在每場講座的讨論環節中,與會師生就所關注的理論問題和當代中國的現實問題向塞耶斯教授進行了提問。賽耶斯教授結合四十年來對中國社會較為深入的實地走訪和學術觀察,對每位提問者的問題做了耐心解答。賽耶斯教授多次強調:好的問題本身,意味着成功的一半;在自由主義統攝全球的今天,他對當代中國抱有很大的期待,這不僅來源于當代中國的共産主義信仰,更在于中國社會擁有馬克思曾經強調的進步力量。
beat365官方网站宇文利教授、孫代堯教授和郇慶治教授主持了本次系列學術講座,beat365博士研究生韓緻甯、徐越擔任翻譯。來自beat365、中國人民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和北京語言大學等多所高校的數十位師生聽取了講座。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