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at365官方网站客座教授亞曆山大•布茲加林“馬克思主義與社會主義理論基礎”系列講座(二)
第二講
馬克思主義哲學
在本講中,布茲加林教授主要闡述了四點内容: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點和物質與觀念的關系問題的辯證方法、社會經濟理論的形成、異化理論和社會創造問題、人的本質問題。
布茲加林教授認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本特點是:物質是觀念的基礎,但觀念也可以成為一種實在的物質力量,隻要觀念抓住了大衆的心。辯證方法包含着發展的環節是一種不斷上升的方法設定。矛盾的環節,包含着發展的環節,發展的環節包含着揚棄的環節,揚棄的環節,是上升的環節。布茲加林以長江的曲折走勢,橡樹種子長成橡樹等例子來闡述辯證方法的發展内核。由此,布茲加林教授指出,《資本論》即從矛盾開始,即商品的二重性和勞動二重性的矛盾,最終推導出資本主義的崩潰和社會主義作為一種上升和發展環節的思想。
布茲加林教授指出,馬克思主義社會經濟理論也是按此邏輯來生成的。從矛盾的觀點來看,市場不是中性的。市場包含着矛盾,包含着不同經濟系統的矛盾互動。正是市場包含的這種矛盾,決定了市場将經曆産生——發展——衰落的過程,因而資本主義也是要經曆這樣的發展過程。但是,應當由辯證方法所揭示的曲折性出發,看到市場發展的非線性進程,看到其起起落落的曲折進程。這主要體現在市場所經曆的許多具有不同特征的發展階段。從自由市場,到全權市場,再到後市場階段,就是我們能夠總結出的其發展階段。我們目前正處在資本主義的全權市場時期,主要體現在,資本不僅剝削體力勞動,它同樣剝削創造性勞動,以虛構的符号體系來完成剝削。在後市場時期或許已經開始,社會将更加人性化,更加生态和諧,更加具有個性主導性。
關于異化問題,布茲加林教授重申了關于異化的普遍定義。異化是人的創造物對人的統治,人的主體力量的客觀化對人造成的反向壓迫。布茲加林教授認為,異化問題是激進主義和保守主義的主要矛盾點。許多年輕人的叛逆,許多社會邊緣群體的“搞怪”,都應該算作是對抗異化的一種表象。人到底是其創造物的奴隸,還是社會曆史的創造者?這是區分保守主義和激進主義的一個基本問題設定。保守主義,強調當前體系的進步空間,以當前體系的進步“保證”來承諾未來改善。激進主義,則強調人的創造性,人的責任性,強調人在曆史之中作為主體,其能動的空間。激進主義仍然具有一定意義,激進主義實際上在不斷提醒人們,人不是曆史和任何他物的提線木偶,而是一種具有社會創造能力的社會存在物。
關于人的本質的問題,布茲加林教授進行了這樣的總結:馬克思不采用傳統的人類本質,或人類本性的提法。馬克思更多地是采用的人的類本質,人的類存在的提法。這是馬克思從費爾巴哈哲學中借用來的提法。馬克思的類本質思想,和以往的人本質,人本性的主要區别在于,馬克思的人學思想,是一種關于人的曆史本質和關系本質的思想總結。馬克思認為,人的本質,不是傳統形而上學所總結的普遍性和一成不變性的本質論。馬克思所倡導的人本質,是一種發展的本質。人的本質,人的類特性,總是社會性和時代性的,一定時期的關系性,構造了一定時期的人本性。由此,布茲加林教授重申,人的自由是具有社會曆史性制約的自由。人的自由不應是抽象的自由。人的自由必須是具有國家和社會總體性保障的自由。否則,人的自由就會是屋子裡的熱氣球,是人造天空下的自由飛翔。自由的實現一定是在全球範圍内打碎資本的統治鎖鍊,否則,抽象地強調自由,就是在掩蓋經濟的不獨立,不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