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培永:以黨的自我革命進行好偉大社會革命

  偉大社會革命要實現的是中國社會的全方位的變革,它不隻是某個要素的改變、某個方面的改變,而是社會各個領域、社會結構各個要素、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根本變革,意味着對經濟關系、政治制度、社會生活、文明方式、價值觀念以及人的思維方式、心理習慣等方面的深刻變化。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要把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場偉大社會革命進行好,我們黨必須勇于進行自我革命,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偉大社會革命”和“自我革命”這“兩個革命”的重要思想,引起了各界的高度關注。

  當下一些人對于“革命”存在不少認識誤區,比如認為在和平年代談革命,似乎是不合時宜的。在新時代、改革開放40周年的今天,我們應如何正确認識和理解“兩個革命”的關系?總書記為何多次強調偉大社會革命與自我革命,多次強調“不要喪失了革命精神”?“革命”二字被賦予了怎樣新的内涵?

  就“兩個革命”相關話題,長江日報記者采訪了beat365官方网站研究員陳培永。

  偉大社會革命是全方位的社會變革,使中國從傳統或前現代社會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完全實現

  長江日報: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是偉大社會革命?體現在哪裡?

  陳培永:“偉大社會革命”是在講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候提出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成果,也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繼續”。據此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一場偉大社會革命,這個論述更加明确了偉大社會革命要實現的是中國社會的全方位的變革,不僅是生産力的發展,也包括生産關系、上層建築的變革;不僅是經濟體制,也包括政治體制、社會體制、文化體制甚至生态文明體制的變革。它不隻是某個要素的改變、某個方面的改變,而是社會各個領域、社會結構各個要素、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根本變革,意味着對經濟關系、政治制度、社會生活、文明方式、價值觀念以及人的思維方式、心理習慣等方面的深刻變化。隻有全方位的社會變革,才可以說是偉大社會革命。

  長江日報:如何理解“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偉大社會革命的成果,也是偉大社會革命的繼續”這一重要論斷?

  陳培永:從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所進行的社會主義建設已經是偉大社會革命的開啟,新中國成立前我們進行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也是偉大社會革命的一部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所以被強調為偉大社會革命的繼續,是因為它是要使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走向強起來,使中國從傳統或前現代社會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完全實現的事業。所以,革命、建設、改革要解決的都是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變,都應該算是推進社會革命事業的一部分。

  社會全面變革完成的标志就是中國社會全面的現代化,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方面的現代化,不僅是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還有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等方面的現代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解決的主要矛盾,要滿足的是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這些其實都是現代化要實現的目标。

  革命是對舊制度舊秩序舊社會的革除、摒棄,也是對新制度新秩序新社會的命制、構造

  長江日報:就革命本身來說,社會革命與政治革命的根本不同在哪裡?

  陳培永:當我對“革命”一詞進行拆解時,我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結果,我對中國漢字、詞彙再一次感到驚訝。革命,一個是革,一個是命,“革”可以理解為對舊制度、舊秩序、舊社會的革除、去除、摒棄,“命”可以理解為對新制度、新秩序、新社會的命制、建設、構造。革和命其實大緻對應于政治革命與社會革命,政治革命是被統治者為了改變自身被剝削、被壓迫的命運,從下而上所進行的摧毀現有統治秩序的帶有暴力性質的運動,社會革命則是執政者基于社會背景的改變、所進行的自上而下的推進社會變革的運動。兩者的不同就在于前者注重于否定、解構、摧毀,後者注重于肯定、建構、塑造,相同點在于都是為了推進人類社會的進步,實現大多數人的自由發展和社會的公平正義。

  長江日報:習近平總書記在“1·5”重要講話中指出,“要把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場偉大社會革命進行好,我們黨必須勇于進行自我革命”,怎樣理解這句話?為什麼進行好偉大社會革命,黨必須勇于自我革命?偉大社會革命與自我革命的關系是什麼?

  陳培永:這句話簡潔明了地說明,中國共産黨的自我革命是中國能進行好社會革命的前提條件。沒有中國共産黨的自我革命,就不能進行好社會革命,社會革命事業也注定不會完成。

  一定意義上說,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中國共産黨通過自我革命來完成社會革命的道路,做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中國共産黨,進行好社會革命這項事業,關鍵也在于中國共産黨能否勇于自我革命。

  偉大社會革命也會促使中國共産黨的自我革命,偉大社會革命的完成也包括中國共産黨自身的執政能力、領導方式的科學化、現代化,黨的自身建設的加強和完善。

  長江日報:自我革命強調“勇于”,說明難,您認為難在何處?如何理解自我革命的徹底性?

  陳培永:很顯然,自我革命是對自己的革命,針對自己的革命注定是最難的革命、是最徹底的革命。就像一個人,隻會找别人的問題,隻要求别人改正缺點,而不敢正視自己的問題,不勇于糾正自己的缺點,那他就不是徹底的。一個革命黨也同樣如此,不敢觸碰自己的問題,那它就不是徹底的革命黨。要實現自我革命的成功,政治擔當、政治勇氣、政治智慧,是絕對必要的條件。自我革命的成功與否,關鍵是要看中國共産黨的各方面建設是否是有力的、有效的,要看中國共産黨的執政是否是科學的、民主的、依法的,要看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是否能夠獲得人民的認同和擁護。

  革命不僅是曆史活動,還是一種沉澱下來的精神氣質,不能被貶低、挖苦、諷刺

  長江日報:中國共産黨已經是執政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奪取政權有重大區别,在何種意義上還能把黨稱為“革命黨”、把我們現在從事的事業與革命聯系在一起?

  陳培永:确實有觀念認為,中國共産黨通過革命成為執政黨,現在就不要再提革命黨了,再講革命不合時宜了。這種觀念的危害在于讓中國共産黨的革命事業不再有正當性,看似是針對革命而言的,實際上也必然會使中國共産黨的執政失去正當性。

  改革開放是新的曆史條件下的偉大革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偉大社會革命的繼續,這樣的界定保證了中國共産黨的偉大事業的連續性,不至于造成前後曆史階段、前後從事事業的割裂。中國共産黨通過政治革命奪取政權,不是為了奪取政權而奪取政權,而是為了更好地為中華民族謀複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這既是中國共産黨的初心和使命,也是中國共産黨革命事業的主要内容。奪取政權隻是完成革命事業的第一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為完成這個革命事業找到的正确的道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則是這個革命事業的再進一步。

  長江日報:習近平總書記不斷強調,共産黨人不要忘記了革命精神。請問革命精神的内涵是什麼?在和平年代從事建設和發展事業,為什麼仍然需要革命精神?

  陳培永:革命在中國不僅僅是曆史活動,它還是一種沉澱下來的精神氣質。革命精神的内涵是豐富的,最根本的方面,我認為它是不滿社會落後、追求社會進步的精神,它是不因循守舊、追求積極變革的精神,它是不畏艱難險阻、勇于奮鬥拼搏的精神。這種精神是改革開放、全面深化改革所需要的,也是中國社會進步任何時刻都需要的。作為一個積極推進人類社會進步的執政黨,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這種精神。中國共産黨是革命者,肯定不能喪失了革命精神,而且必須把這種革命精神發揚光大,才能更好地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成功。

  長江日報:關于革命,有些人思想上模糊,甚至一度出現“反思革命”“告别革命”的說法。您怎麼看待這種認識?它的錯誤和危害在哪裡?

  陳培永:在反思革命、告别革命的名義下,有些人開始否定中國近代史上革命所起到的作用,把革命看作為野蠻的遊戲,給曾經進步的革命潑上邪惡的污水,把革命者的形象抹黑、矮化。革命,本是一個充滿進步、希望、積極、先進的詞彙,卻要在新的時代被無情地貶低、挖苦、諷刺,這是對曆史的極度不尊重。任何人都不能否定中國革命的意義,都不能否認革命改變了20世紀以來中國的曆史航向,并奠定了今天中國社會繁榮的前提和基礎。尊重曆史,必須尊重革命,尊重那些飽含理想信念的革命者,不能以自己的無恥去揣度革命者的偉大,以自己的卑鄙去侮辱革命者的崇高。

  對我們來說,不是要反思革命、告别革命,而是要挖掘出革命的社會革命意蘊,将革命的理想照進現實,将革命的精神發揚光大,将偉大的社會革命進行到底,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進到新境界。

原文發表于《長江日報》2018年4月9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