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馬會參會學者專訪:搭建新時代學術研究高平台 開創馬克思主義研究新境界——beat365官方网站宇文利教授專訪
【人物簡介】宇文利,beat365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beat365黨委教師工作部副部長,beat365副院長,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所長,beat365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國家級精品課“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主持人,北京市思想政治理論課特聘教授,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論課影響力人物标兵,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矶分校客座研究員,俄羅斯國家教育大學學報國際編委。宇文利教授近年來主持和講授“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教育經典著作選讀”、“比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前沿”、“海外馬克思主義英文文獻導讀”等課程。參加完成國家級重大項目3項,主持完成省部級和橫向科研項目12項,出版專著:《中華民族現當代發展新論》、《現代思想政治教育課程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中國人的價值觀》(中、英、日文版)等,譯著有:《論道德與立法的原則》、《社會理論與教育》、《教育哲學導論》、《公共教育》;主編和合著著作10餘部,在《求是》、《人民日報》、《beat365學報》等刊物發表論文170餘篇,先後獲教育部第七屆優秀社科成果三等獎,北京市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beat365第十一屆、十二屆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寶鋼優秀教師獎等。
世馬會記者:宇文老師好!第二屆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要開始了,大家在關注的同時也可能有這樣一個疑問:無論是對馬克思主義進行理論研究還是社會實踐,中國都無疑是最突出的,為什麼還要舉辦世界性的馬克思主義大會呢?
宇文利 教授:當今世界,任何科學和科學的發展都不是封閉的、孤立的,也不能夠自說自話、畫地為牢,馬克思主義亦是如此。自其誕生以來,馬克思主義就是一門開放的、包容的和發展的科學,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和進步性恰恰體現并寓于其辨證而科學的發展性以及與時代化的社會變革實踐相結合的過程之中。就世界範圍内馬克思主義的發展路徑看,不同民族國家的政界、科學界和學術界對待馬克思主義的态度是不同的,但任何信奉真理的民族和國家都不能無視和否認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與革命性。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産生、發展和實踐的曆史充分支撐了對馬克思主義進行科學研究和學術研究的合理性。因此,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與其他國家的馬克思主義不同,不僅是中國共産黨的立黨哲學,是與中國文化、中國價值、中國思維相結合的社會實踐哲學,也是一門值得學習研究的政治哲學和社會科學學說。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有兩種相互聯系、緊密結合的形态:一是經典的馬克思主義,即包括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基本學說、基本觀點和方法的思想體系;二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包括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國情、實踐相結合而産生的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經典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學問構成了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學科。
毫無疑問,馬克思主義的學說、學術和學科要得到健康發展和科學進步,就不能封閉,也不能停滞。舉辦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正是着眼于當今時代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發展和健康進步,以世界眼光和全球格局來審視作為科學和學科的中國馬克思主義及其世界價值而設立的重要學術論壇。我們的想法是,通過舉辦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和打造世界級的馬克思主義學術平台,在更為廣闊的時代背景和世界背景中探讨馬克思主義的曆史意義和時代精神,發現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與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之間的互動關系,讓中國看到世界其他各地的馬克思主義發展的圖景,讓世界聽到中國馬克思主義的聲音。這符合馬克思主義作為科學的本來面貌,也符合作為學科的馬克思主義的時代訴求。
世馬會記者:作為大會的主要組織者,您參與了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的總體策劃和許多事項的具體執行。您在組織舉辦會議過程中最大的體會是什麼?
宇文利 教授:受命組織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是一件大事,可謂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對我而言,組織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并不是組織舉辦一場普通的國際學術論壇,而是視之為中國馬克思主義學科面向世界的一次重要互動,是一次與全球學術界的重要交流契機,是搭建世界範圍内馬克思主義研究力量的最新合作的崇高舞台。毫無疑問,組織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包含了全球相關學術、學科、學人的密切互動,包含了中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樣貌和世界馬克思主義的中國演繹,容不得麻痹大意和輕松懈怠。
自從一年半以前啟動舉辦這一屆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以來,我們精心準備,也深受鍛煉,其中最主要的體會有三點:一是在中國舉辦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是應運而生的事件,恰逢其時也适逢其運,得到了世界各國馬克思主義研究者和相關學科研究者的熱情呼應,因此倍受鼓舞,也深受激勵;二是伴随着中國的發展和進步,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尤其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受到了世界各國學者的關注,引起了各界的關切,這讓我們感受到馬克思主義的時代活力,也提醒着我們認真思考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和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的關系,思考中國馬克思主義的全新發展路徑與根本的前途命運;三是馬克思主義不但沒有過時,反而在新的世界境遇和時代環境中散發着不朽魅力和多樣活力,馬克思主義及其終極關懷依然是全世界追求自由、公平、正義的善良人民的價值目标。
世馬會記者:越是大型的會議,越需要完善的組織保障。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組織運行的保障有哪些?有沒有常設機構,是否獲得其他院系和相關單位的支持?
宇文利 教授: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設立了比較穩定的組織保障和運行機構,其中有大會組委會(由大會主辦單位的最高領導擔任組委會主任),第二屆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組委會主任為beat365黨委書記郝平、校長林健華,組委會副主任由beat365黨委常務副書記于鴻君、副校長田剛、王博擔任;設立由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學術委員會,主任由beat365博雅講席教授顧海良擔任;為便于組織和協調會議進程,大會還設立了會議協調組,由相關校領導出任組長,職能部門領導和會議承辦單位領導擔任協調組成員。
此外,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設立常設機構beat365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秘書處,秘書處設在會議承辦單位beat365,秘書處的工作組織機構由beat365相關領導和成員組成。
為保障大會順利籌辦和組織,除去承擔單位beat365官方网站、beat365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外,國際合作部、社科部、宣傳部、學工部、團委、财務部、保衛部、圖書館、計算中心、會議中心、餐飲中心學校衆多職能部門、外國語學院等教研單位也提供辦會支撐。
辦會過程也得到了中央和國務院有關部門的指導和幫助,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對外聯絡部和教育部有關領導、司局熱情地提供了辦會指導意見,指導大會的籌辦工作。
世馬會記者:三年前,我們舉辦了第一屆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同第一屆相比,第二屆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有哪些新亮點?
宇文利 教授:按照我們的思考和設計,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有其一以貫之的宗旨和目标,每一屆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也都應該有其獨特的主題、靈魂和亮點。在第一屆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聚焦“馬克思主義與人類發展”這一主題的基礎上,第二屆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選擇以“馬克思主義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題,聚焦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曆史、現實和未來進程中馬克思主義的價值和作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黨的十九大上提出的嶄新命題,是當代中國共産黨人在面向未來的人類社會發展和文明變革進程中思考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和中國共産黨自身在思想、理論、實踐上有所作為的重要課題。
選擇以“馬克思主義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第二屆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的主題,同時設立十個分論壇(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文本研究、《馬藏》編纂與研究、馬克思主義與當代資本主義、馬克思主義與世界社會主義、中國改革開放40年與中國道路、中國理論、中國制度和中國文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當代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哲學社會科學體系建設、馬克思主義與當代青年的使命、世界視野中的中國經驗)和四個高端對話專場(馬中西高端對話、中國方案與發展中國家現代化途徑、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21世紀世界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研究的世界樣态),構成了本次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的主要内容。從這些主要論壇的設置上也可以看出,本次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将側重對“中國議題”,聚焦對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和中國經驗的讨論,重點探讨和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進程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系列問題。因此,可以說,本屆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的亮點就是“當代中國與世界的關系”,思想讨論和學術研讨的支撐點就是當代馬克思主義與二十一世紀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
世馬會記者:我們知道,召開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也是一種紀念,紀念馬克思主義創立以來的理論與實踐尤其是紀念其主要創立者馬克思,我們為什麼要紀念,這種紀念的理論和現實意義何在?
宇文利 教授:今年的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恰逢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同時也是《共産黨宣言》發表170周年和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馬克思誕辰是一代偉人的降臨、《共産黨宣言》是馬克思主義産生的标志、改革開放是中國馬克思主義更新和再次發展、運用的标志。因此,從紀念的角度看,本次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恰逢“三事疊加”。當然,最具初心意義的是紀念偉人馬克思。衆所周知,馬克思是一代偉人、千年思想家,他所代表的不僅是一個偉大的靈魂、偉大的生命,也是一種偉大的思想、偉大的精神。我們紀念馬克思,目的是向偉大的生命、偉大的思想、偉大的靈魂、偉大的精神緻敬,是向通過創立馬克思主義而揭示了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發展規律的崇高人格、堅強意志和不朽力量獻禮。在這個意義上說,紀念馬克思不僅僅是為了紀念馬克思本人,而是為了反觀人類自身、反觀人類社會發展的本質和規律,是為了向賜予了我們以寶貴思想财富和精神永恒性的偉大的靈魂表達敬畏和禮贊。
馬克思和恩格斯所創立的馬克思主義為世界範圍内高尚的人們所認可、所贊歎,通過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這樣的形式紀念和緬懷馬克思的豐功偉績,向經典馬克思主義和時代馬克思主義敬禮,具有深刻的曆史和時代價值,也具有深厚的理論和現實意義。馬克思主義具有無比的科學性和堅強的革命性。從理論上看,紀念馬克思,既是重溫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魅力,也是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時代價值,是從科學的角度反省保衛馬克思、發展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活動;從現實看,馬克思不僅活在曆史和全世界無産階級和廣大勞動群衆心中,也活在任何能夠捍衛其真理性和實踐性、發展其真理性和實踐性的時代内。今天,中國化馬克思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取得了新發展,擁有了新成果,開辟了新局面,走上了新征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理論不僅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也是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新體現。由此說,紀念馬克思是打通曆史、會通時代、溝通世界的活動,是具有人類共同體象征、面向人類共同體美好未來的實踐。
世馬會記者:國家在高校大力推進“雙一流”建設,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對我們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有何幫助?
宇文利 教授:2015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通過《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對新時期高等教育重點建設做出新部署。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beat365本身就是國内國際化程度高、國際學術水平代表性強的重點高校。在黨和國家建設“雙一流”高校和學校精神的指導下,beat365現正處在積極努力貫徹中央精神,在新時代“雙一流”建設中落實建設“雙一流”的各項要求,提質提速打造具有示範意義的學術重鎮、鞏固科學和學科發展領頭雁角色的進程中。舉辦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無疑是提升beat365馬克思主義學科發展水平、進而帶動全國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水平的重要嘗試,是beat365建設一流大學、促進馬克思主義和相關學科國際化發展的有利舉措。
就馬克思主義研究的實際狀況而言,由于具有豐富的中國實踐的支撐,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研究并不像當今某些西方國家和學者那樣是“書齋裡的學問”和“溫室裡的鮮花”。這意味着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思想理論研究具有獨特的中國魅力和豐富的實踐效應。作為學科,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建立的時間雖短,但畢竟也是獨一無二的。當然,這并不意味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可以“閉門謝客、獨善其身”,而應當“兼濟天下,志達四海”。在這個意義說,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研究有必要走出國門、會通中外,有必要睜開眼睛、放出目光,在全球格局中和世界範圍内思考和研究問題,使中國馬克思主義學科、學術既紮根于中國豐沃的土壤,又能夠沐浴到全球的陽光。就此而言,舉辦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無疑會大大促進beat365馬克思主義和相關學科在“雙一流”建設中插翅騰飛,在更為廣闊、更為高遠的世界空間中有所建樹、有所作為。
世馬會記者:全球格局、面向世界是世馬會的亮點之一,在組織聯系過程,國外學者反響如何?他們有什麼意見或期待?
宇文利 教授:實際上,在第一屆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閉幕後,我們廣泛征求了參會學者特别是國外學者對會議的意見和建議,也很早就啟動了與國外學者的聯系,征求他們對參加第二屆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的意見。在組織聯系過程中,我有一個很深切的感受,也就像我前面在談到組織會議的體驗中曾經提到的,國外學者對舉辦和參加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反響非常熱烈,态度十分積極。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當不少國外學者聽到本次大會将側重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行重點讨論時,他們都非常感興趣,不少人都希望能夠獲得受邀參會的機會。舉個簡單的例子,當我們把舉辦第二屆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的消息對國外學者公布以後,在短短的幾周時間内,我們得到了近百位學者的提交論文的申請,也有不少學者通過朋友聯系到我們,希望能夠參加第二屆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大家知道,今年是紀念偉人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全世界的馬克思主義者和馬克思主義研究者毫無疑問都關注類似的紀念大會。由于中國的發展和國際影響力,他們中的不少人都把目光投向了中國,投向了beat365舉辦的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當然,由于會議規模所限,我們不得不壓縮了對國外學者邀請的數量。但一個客觀的事實是,國外學者對beat365舉辦世界馬克思主義的熱情關注并沒有減弱。
從總體上看,國外學者對大會提出了四條建議:其一是希望能夠不斷充實新鮮血液,即把大量的青年學者納入到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的讨論中來,為此我們這次大會專門設置了青年論壇,将會有大批遊弋在馬克思主義學術前沿的青年學者組成專門論壇,進行學術研讨;其二是利用好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的學術平台和後期成果,把大會的後續成果作成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實踐的理論支撐,把理論研讨、思想研究和實踐研究結合起來,重點應用好大會的讨論成果;三是有效加強世界範圍内馬克思主義者和馬克思主義研究者的組織聯系,形成更加鞏固的辦會機制;四是合理安排會議内容和節奏,加強會議讨論,形成良好的辦會風氣,提升會議質量。
世馬會記者:最後,我也想代表同學們提一個問題。世馬會對在讀的學生有什麼幫助,大家怎樣通過世馬會有所收獲?
宇文利 教授:任何一個好的會議都必須立足于讓所有參會人受益。對于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而言,學生并不是參會發言的主體,但應當是在學術上最需受益的主體。尤其是對于那些在馬克思主義及其相關學科學習、研究的學生而言,更應如此。
這次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邀請到數百位國内外知名學者,大多是在馬克思主義研究領域有建樹的知名專家。在參與辦會、現場聽會和參與讨論的過程中,思維活躍的青年學生應當是最能受到啟發的群體。在陪同以及與國内外學者交流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獲得信息和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在思維方法和價值立場上受到啟迪,要善于在聆聽中反思,在讨論中覺悟,在溝通中體認。為此,我個人建議大家一要提高參與意識,積極地參與到會議過程中,抓住一切機會向專家請教讨教;二要提高問題意識,要帶着問題去讨論、去思考,去關注專家學者的學術觀點、思維方式的源頭何在,關注會議命題的深層次的理論意蘊和現實關懷何在;三是要有準備意識。如果沒有準備,你的參與就可能很盲目,你的問題就可能很不到位。作為青年學生,盡管在知識體系上不一定比專家深厚,在思維方法上不一定比專家深刻,但隻要有了準備意識,提前做好功課,提前思考問題,提前做好預設,就一定能夠找到學習的切入點,找到真正讓自己受益的地方。我衷心地希望大家把握好這次寶貴的學習機會,從自己作為思考者、研究者、參與者的身份出發,平等交流、虛心請教。我相信,所有思考的頭腦都懂得去填補思想的空白,所有積極的頭腦都不會停止思考。
另外,特别應該提出的是,我們會議前期準備和舉辦過程中,有許多學生志願者參與其中,會議的舉辦離不開他們的辛勤付出,在此要向他們表示最誠摯的感謝!當然,我在和同學的交流中也了解到,他們也獲得了和國内外知名學者直接接觸交流的機會,不管是為人處事還是學習研究方面都得到了提升,很多同學都十分珍惜這樣難得的鍛煉機會。我們每次都會面向全校選拔近百名學生志願者,本屆會議選拔已經結束了,歡迎下一屆大家繼續關注、踴躍報名。
世馬會記者:謝謝您接受我們的采訪,向我們較為全面地展示了世馬會的意義、籌備情況及其同國家、社會和個體的聯系。相信讀者朋友們也能從中獲取許多有益的信息!
宇文利 教授:謝謝你們!歡迎大家積極參與其中,特别是我們的青年學生是國家的棟梁,也是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未來。希望你們學馬、信馬、研馬、愛馬,做新時代馬克思主義新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