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培永:為何出現了改革的旁觀者

 

 
 

為何出現了改革的旁觀者

 
 
 
 

當前,有這麼一批人,自認為改革與自己無關,對改革并不構成阻力,但也沒有參與熱情。改革是大家的事情,那為什麼有些人甘願當改革的旁觀派呢?

大體有這麼幾種原因:第一,認為改革是國家大事,自己隻是一介小民,改革這樣的大事自有人去忙活;第二,對各種改革能否給自己帶來實惠信心不足,因而面對再熱鬧的改革也懶得去關心;第三,很多具體的改革措施很難直接觸碰到一些人的利益,對與己無關的改革漠然視之,成為選擇性旁觀派;第四,反腐高壓,沒有了尋租機會,選擇當庸官懶官,本來該是改革的實幹家卻成為改革的旁觀派,等等。

在改革問題上,持什麼樣的立場和觀念,歸根結底還是與利益相關。改革旁觀派之所以出現,根本上還是因為一部分社會成員看不到改革與自己利益有什麼樣的直接相關性。改革開放初期,利益相對集中,改革舉措一旦定位準确,很容易獲得大多數民衆的認同,而今天利益呈現多元化趨勢,具體的改革舉措難以影響到那麼多的社會成員,導緻一些人認為改革離自己很遠。其根本解決之道在于努力使改革成果更公平惠及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從旁觀派變成促進派。

實際上,改革的受益者是生活在這個社會中的每一個人,每個人都應成為改革的促進派。我們都應客觀地考慮自己的利益訴求,看清楚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長遠利益與短期利益的關系,認識到全面深化改革的目的在于所有人的長遠利益、社會整體利益就是每個人的長遠利益。隻有擺脫自身利益或小群體利益的狹隘思維,才能真正讓自己走在這個時代的前列。

 全面深化改革,是考驗領導者、改革者智慧和勇氣的大事,也是考驗一個國家所有社會成員參與熱情和行動能力的大事。我們不能認為有人去領導改革,有人去推動改革,自己不用努力就夠了,如果都這樣想,也就沒有人真心去改革了。

 

原載于《北京日報 

2018年10月08日13版 

相關鍊接

陳培永:新時代中國道路的哲學表達
陳培永:重思馬克思的“人民”概念
世馬來啦!陳培永老師帶你讀《共産黨宣言》
陳培永:以黨的自我革命進行好偉大社會革命
陳培永:馬克思主義的未來在中國
陳培永:“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概念、特質、架構與發展
陳培永:重解馬克思的“中産階級”概念
陳培永:重解馬克思的“個人”和“自由”概念
陳培永:馬克思主義就是中國共産黨人的“真經”
陳培永:全面深化改革中  如何進一步解放思想
陳培永:“改革開放到了一個新的重要關頭”  ——一個非常重要的判斷
陳培永:深刻理解“改革開放是新的  偉大革命”這個論斷
陳培永:重解馬克思的“無産階級”概念
陳培永:重思馬克思的“公民”和“公民權”概念
陳培永:馬克思主義的世界曆史觀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構

 

beat365官方网站

官方微信公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