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美東:論習近平對新時代中國共産黨的形象設計
摘 要:政黨的政治形象是政黨内在氣質的自然流露和集中展示,是政黨的政治實踐内化為文化的重要表現,更是政黨軟實力的集中體現。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高度重視黨的形象問題,他關于黨的建設的系列理論表述和實踐舉措,使黨的形象更加豐滿完美、更加健康向上。
關鍵詞:新時代;中國共産黨的形象;習近平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高度重視黨的形象設計,他多次提出了黨的形象問題,“黨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①,“作風反映的是形象和素質,體現的是黨性”②,“公道正派才能出清風正氣,廉潔自律才能塑良好形象”③。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形成了一系列關于黨的建設的理論表述和實踐舉措,打造了新時代中國共産黨更加立體、全面、豐滿的形象。
一、大氣的形象
習近平指出:“中國共産黨是世界上最大的政黨。大就要有大的樣子。”④這個“大就有大的樣子”的表述就是要求我們黨要有大黨的形象。這個大黨的形象當然不是簡單的黨員人數的大,不是所掌握的權力的大,而是一種氣勢之大,是精氣神的大,是見識、胸襟、氣度、力量的大。這種大不是簡單地定位于與國際上的政黨的比較而顯示出來的大,也不是與國内民主黨派相比較顯示出來的大,是定位于曆史上的政黨比較而顯示出來的大,更是定位于與現實和未來的政黨比較而顯示出來的大。一個大黨比較一般的黨至少在精神氣質上要充分體現以下幾個方面的“大”。
大遠見。一個大黨比較一般的黨必須要有深刻洞察時事的能力,要能準确把握時代發展的脈搏,要能敏銳地觀察到人類社會發展的趨勢,要能據此為國際國内制定科學進取的方針政策作出積極的貢獻。在論及中美關系時,習近平提出要看大局,正所謂“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這個大局意識就是一種遠見的體現,沒有遠見,根本形成不了大局意識。他所提出的“一帶一路”“人類命運共同體”也是遠見之“大”的卓越體現。
真平等。政黨無論大小,都要平等相待、真誠相處、互相學習、互相借鑒,這是毛澤東時代就确立的我黨的原則。習近平繼承和光大了這個思想,他指出:“不同國家的政黨應該增進互信、加強溝通、密切協作,探索在新型國際關系的基礎上建立求同存異、相互尊重、互學互鑒的新型政黨關系,搭建多種形式、多種層次的國際政黨交流合作網絡,彙聚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強大力量。”⑤在實際的黨際交往中,他對待國際上的大黨不卑,對待小黨不亢,親誠交流,有禮有節,充分體現了大黨領袖的現代意識。
大胸襟。大黨必須要有寬廣的胸襟,要善于察納群言,要善于傾聽意見,要讓黨内外一切積極的因素都能在黨内得到生存的空間。習近平強調“虛心公聽,言無逆遜,唯是之從”是執政黨應有的胸襟;他要求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必須有天下為公的寬闊胸襟,摒棄任何私心雜念,把為全中國人民謀利益作為自己唯一的追求,為黨的事業和人民利益鞠躬盡瘁。他要求中國共産黨領導的政協要堅持“以百姓心為心”的原則,“傾聽人民心聲,汲取人民智慧”,發揚求同存異、體諒包容的優良傳統,尊重和包容不同意見的存在和表達,以民主的作風團結人,不斷增進思想共識、加強合作共事。這些論述集中起來表達,就是要求中國共産黨要有虛懷若谷的大胸襟、容山納海的大氣度。
大責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共産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這正是中國共産黨的大責任所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中國共産黨自成立以來就是按照這個宗旨去實施的。中國共産黨近百年的曆史表明,為了中國人民的幸福、為了中華民族的複興,堅決抛棄一切私心雜念,敢于犧牲自己的一切,勇于帶領人民克服一切困難,同一切困難作堅決的鬥争。
大黨不僅僅關注國内事務,也要關注國際事務,要對世界、對人類有一種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要敢于對世界和人類負起責任,要能夠對世界和人類負得起責任。中國共産黨始終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中國共産黨為了促進人類的和平發展作出了符合自己實際的貢獻。1950年代開始我們所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就是中國共産黨人對于世界和人類所作出的積極貢獻。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根據世界發展的新情況、新趨勢,提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主張堅決摒棄冷戰思維和強權政治,走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對于人類責任,中國共産黨不僅僅是口頭上說說而已,而是身體力行。我們對于事關人類公平正義的國際問題不避艱險和厲害,在經濟和政治文化各個方面都勇敢地承擔國際責任。我們對于非洲600億美元的資助,設立亞投行的積極行為,對于聯合國維和的不遺餘力地參與,對于“一帶一路”的大力投入,都是承擔這個國際責任的集中體現。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在2018年12月底聯合國通過的2019—2021年會費和攤款比額決議中,中國從2019年開始成為聯合國第二大會費國和維和攤款國。在未來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中,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中國政府将繼續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和建設,為世界貢獻更多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二、“鈣”質充分的形象
理想信念是共産黨人精神上的“鈣”,“鈣”不足則神不足,中國共産黨人必須時時補這個精神之“鈣”。這是習近平日夜憂慮的事情,因為它事關黨是否健康成長的形象。沒有“精神之鈣”,黨就會軟軟四肢不能立體,莺莺細語不能動人,這樣的黨就是一個病态的不健康的形象。為了防止這個形象的出現,他一直主張“補鈣”。習近平指出,“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産主義的信念,是共産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産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形象地說,理想信念就是共産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⑥。
“精神之鈣”對于黨的健康形象至關重要。一個人有了豐富的“精神之鈣”,才會充滿生機和活力;一個政黨有了豐富的“精神之鈣”,才會有共同的意志和方向,才會形成巨大的合力,才會展示出整體健康活潑、昂揚向上的形象。
習近平不僅指出了“精神之鈣”的重要性,還提出了補“精神之鈣”的重要性。他認為,要補上理想信念這種“鈣”,就需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學習時事政治,學習本職業務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業務水平;把理想信念融入到平凡的工作中,重要的是行動和實幹,要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要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
三、民主法治的形象
中國共産黨為實現人民民主而産生,并因能夠實現人民民主而被人民所信任和選擇。可以說,人民民主是中國共産黨的目标追求,是中國共産黨克敵制勝的法寶。習近平指出:“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複興。”⑦要實現人民民主,就必須要堅持法治的原則。沒有法治保障的民主是不可靠的民主,不按照法治來實現的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習近平指出,凡屬重大改革都要有法有據。在整個改革過程中,都要高度重視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發揮法治的引領和推動作用。他要求領導幹部要做遵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範,每個黨政組織、每個領導幹部必須服從和遵守憲法法律,在法治軌道上行使權力可以造福人民,在法律之外行使權力則必然禍害國家和人民。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産黨嚴格按照民主法治的原則來管理黨和國家的事務。公開是民主的重要體現,黨的十八大後我們黨在管理的公開性上更加規範化,這集中體現在中共中央先後制定的《中國共産黨黨務公開條例(試行)》《關于建立黨委新聞發言人制度的意見》《關于黨的基層組織實行黨務公開的意見》《關于建立健全信息發布和政策解讀機制的意見》等多個主張公開的文件。在這些文件的指導下,違法亂紀案例和數據公開,各級紀委監察部門電話和郵箱公開,案件審判公開,物價調整公開,國家法律修訂公開,黨内腐敗公開,黨内統計公報公開。可以說,凡是涉及到國家和人民的事情都向人民交代了。這些措施大力推進了人民民主走向嚴格的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軌道。
堅持法治也是我們黨毫不動搖的原則。反腐敗依靠法治,打擊各種刑事犯罪活動我們依靠法治,社會治理我們也依靠法治。依靠法治,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獲得了穩定發展的環境;依靠法治,中國實現了持續而高效的發展。習近平強調:“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全面依法治國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提出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強調要堅持加強黨對依法治國的領導,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堅持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堅持處理好全面依法治國的辯證關系,堅持建設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法治工作隊伍,堅持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發展道路、工作布局、重點任務。”⑧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推進黨的法治建設取得更加卓著的成績。
四、敢作敢為的形象
一個大黨必須敢于承擔,絕不能面對困難畏畏縮縮、推來攘去,那種知難而退的做法是懦夫和膽小鬼的表現,是小人的慣常反應,一個大黨不能這麼做。中國共産黨從成立以來,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堅決果敢、勇于行動,堅持到底、絕不動搖,每一個真正的共産黨員都在自己的崗位上認真負責、絕不彷徨猶豫、絕不诿過于人,正因為這樣才保證了革命事業的順利發展,才使得中國共産黨領導的民主革命事業和社會主義事業獲得了驚人的巨大進步。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産黨依然保持了這種敢作敢為的作風,這極大地保證了改革開放事業的大發展。但是,必須承認,在一些部門、地區,一些共産黨員的确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作為、少作為的現象,這自然會影響改革開放事業的發展。習近平對此是絕不容忍的!習近平在2013年和2018年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敢于擔當,黨的幹部必須堅持原則、認真負責,面對大是大非敢于亮劍,面對矛盾敢于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于挺身而出,面對失誤敢于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敢于堅決鬥争”⑨。“我們要在選人用人上體現講擔當、重擔當的鮮明導向,把敢不敢扛事、願不願做事、能不能幹事作為識别幹部、評判優劣、獎懲升降的重要标準,把幹部幹了什麼事、幹了多少事、幹的事群衆認不認可作為選拔幹部的根本依據,激勵各級幹部撸起袖子加油幹”⑩。“為官避事平生恥”,這是習近平經常的座右銘。在他看來,堅持原則、敢于擔當是黨的幹部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擔當大小,體現着幹部的胸懷、勇氣、格調,有多大擔當才能幹多大事業。共産黨員隻有敢于擔當,才能在實際工作中敢作敢為。隻有敢于擔當,我們黨的形象就自然生龍活虎、朝氣蓬勃,我們黨領導的事業就會生機勃勃。
五、清廉潔淨的形象
中國共産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是以實現中國人民解放和人類解放為使命的黨,沒有任何的私利。在中國共産黨的曆史上,雖然在個别時候、個别人的确也存在貪污腐敗的現象,但總體看,中國共産黨是罕見的清廉潔淨的政黨。沒有這一條,中國人民不會選擇中國共産黨。
改革開放以來,随着市場經濟的發展,随着國内外環境的變化,中國共産黨内貪污腐敗的現象不斷出現,且在一段時期呈現愈演愈烈的趨勢。習近平深知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必先治腐,如果讓腐敗橫行,那麼黨的形象就會徹底在人民心中毀滅。所以,黨的十八大以來,他對于反腐倡廉方面采取了比較過去更加堅決嚴厲、甚至可以說史無前例的措施。在黨的十八大後接見中外記者的見面會上,習近平擲地有聲地說出了“打鐵還需自身硬”的莊嚴承諾,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對腐敗零容忍。他反複強調,領導幹部要“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切實提高反腐力度,要“踏石留印,抓鐵有痕”,嚴厲推行“八項規定”,堅決反“四風”、轉作風、樹新風,一定要實現“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大好局面。他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讓中國共産黨在全國人民面前始終保持清正廉潔的形象。十九屆一中全會閉幕後,習近平在率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強調,“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不能有任何喘口氣、歇歇腳的念頭”⑪。實踐已經證明,通過黨的十八大以來這些雷厲風行的舉措,我們黨在改革開放之後在清正廉潔的形象上有了突破性的提升。
六、改革開放的形象
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征之一,改革開放使得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獲得了蓬勃發展,改革開放精神充實、豐富、升華了中華民族的精神。而這一偉大的改革開放事業是中國共産黨所領導的,中國共産黨人若沒有改革開放的精神,這一偉大事業不可能進行下去。今天的中國和世界之所以對于中國共産黨所領導的事業充滿信心,就是因為他們的心中已經把中國共産黨視為改革開放的化身,改革開放已經深深烙在中國共産黨的形象之中!改革開放的形象使得中國共産黨代表了先進、代表了時代潮流、代表了中國前進的方向,使得中國共産黨不斷獲得人民的擁護、信任,這個形象隻能不斷地豐滿和深刻,而不能縮小和淺顯。
習近平對于改革開放堅定不移,他反複強調,改革開放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他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講話指出,“40年的實踐充分證明,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關鍵一招”⑫,要推動全社會想改革、敢改革、善改革的良好風氣。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的推動下,我們的改革開放不斷向縱深推進———從國有企業改革到計劃生育改革,從擴大自貿區到高等教育領域改革,從司法體制改革到軍隊改革,從文化體制到行政體制改革,無一不是往深水區的改革。這些改革比較過去更加艱難,是硬骨頭,是激流險灘。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一方面堅決反腐,另一方面堅決啃硬骨頭、闖激流險灘,就是要在全世界和全中國人民面前繼續展示中國共産黨的改革開放的形象,使人們對于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充滿信心和希望!
七、浩然正氣的形象
中國人崇尚正氣,從政黨形象氣質的角度來看,就是光明正大、堂堂正正、頂天立地,這種内在的偉大精神所外化出來的形象令人敬畏、令人向往。這樣的形象能鼓舞弱者變成強者,激勵人從自卑走向自信,引導人從盲目走向理性。中國共産黨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就是一座高山,巍峨壯觀;就是一幅英雄塑像,令人肅然起敬。這種高大的形象激勵了引導了無數的中國人戰勝艱難困苦、走向美好的明天!習近平對于中國曆史、世界曆史、中國共産黨曆史上的充滿正氣的英雄豪傑、仁人志士一直敬仰有加,他多次提到共産黨人要向往這種正氣,要弘揚這種正氣。他推崇中國傳統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他主張要通過讀書來滋養浩然之氣;他鼓勵廣大院士善養浩然正氣,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他呼籲要特别關注那些心系群衆、埋頭苦幹、不拉關系、不走門子的老實人、正派人,不能讓老實人吃虧。習近平不厭其煩地提倡養正氣,用正氣之人,就是要讓浩然正氣在黨内永遠成為主流,永遠成為主要代表的形象。隻要有了這樣的正氣滿溢的主流形象,那些歪風邪氣自然就會在中國共産黨内沒有存在的市場!
八、好學奮進的形象
中國共産黨是一個不斷進取、不斷超越自己的政黨,這是由它的性質和宗旨、曆史使命所決定的。那麼如何使得中國共産黨能夠始終保持這樣一種先進的狀态呢?隻有不斷地學習、奮進!通過不斷地學習,才能不斷地提高自己,才能使自己始終立于時代的潮頭而不會被時代所抛棄!一部中國中國共産黨的曆史就是一部勤奮刻苦的學習史,一部敢于不恥下問、勇于不恥學習、善于不斷提高的曆史,正是靠着這種好學不倦、奮進向上的精神,中國共産黨才征服了一個個的認識盲區,不斷登上一個個通向共産主義的高峰。
習近平對于黨的學習給予了高度的關注。他警告全黨,在信息化時代,要克服“本領荒”的問題,不論是解決長期存在的老問題還是改變了表現形式的老問題,唯一的途徑就是增強我們自己的本領。增強本領就要加強學習。他諄諄教導領導幹部要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他指出,要多方面、多渠道地學習。既要向書本學習,也要向實踐學習;既要向人民群衆學習,向專家學者學習,也要向國外有益經驗學習;既要學習理論知識,也要學習實踐知識。他強調黨員幹部學習的範圍要廣,要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要學習經濟、政治、曆史、文化、社會、科技、軍事、外交等方面的知識。正是他對黨的學習的重要性有如此高度的認識,黨的十八大才提出了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重大任務。可以說,在習近平的心目中,好學是奮進的基礎,好學奮進是中國共産黨的内在氣質,是中國共産黨永葆青春、熱血、智慧的保證,好學奮進就是中國共産黨的精神形象。
注釋:
① 《習近平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争論述摘編》,中國方正出版社2015年版,第8頁。
② 《習近平關于全面從嚴治黨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154頁。)
③ 習近平:《在紀念胡耀邦同志誕辰10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2頁。
④ 習近平:《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更要有新作為中國人民生活一定會一年更比一年好》,《人民日報(海外版)》2017年10月26日。
⑤ 習近平:《攜手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光明日報》2017年12月2日。
⑥ 《習近平關于全面從嚴治黨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57頁。
⑦ 《習近平關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83頁。
⑧ 習近平:《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集中統一領導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人民日報》2018年8月25日。
⑨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413頁。
⑩ 習近平:《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當代黨員》2018年第19期。
⑪《不能有任何喘口氣歇歇腳的念頭》,《人民日報》2017年11月14日。
⑫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8年12月19日。
文章來源:《毛澤東研究》2019年第1期
作者簡介: 程美東,男,beat365官方网站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beat365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研究員,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發展研究基地負責人兼首席專家。
相關鍊接
李少軍:堅持辯證唯物主義與曆史唯物主義的典範——趙光武教授學術思想述要
孫蚌珠等: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新境界筆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