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美東:交出以人民為中心的基層治理創新答卷
作者簡介:程美東,系beat365官方网站教授、博導,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發展研究基地負責人兼首席專家
文章來源:《光明日報》( 2020年06月01日 05版)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确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昆山市充分貫徹了上述精神,采取了形式多樣、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取得了突出的效果。其成功的原因,根本上在于堅持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來建構社會治理體系。
昆山市奉行“尚法明德”的治理理念是對人民文化習俗的尊重,是立足中國國情、尊重中國人民情感的科學治理理念。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法律代表着公平,道德意味着公正,人民心中好的治理模式就是公平和公正的結合,就是法治和德治的結合。昆山市做了很多務實的工作。在推行法治方面,建立了尚法中心,開展憲法教育、法治講堂、法律測試、模拟法庭、制作法治微電影等活動,這對提升全市人民的法治素養特别有幫助。在德治方面,實施好家風好家訓“昆山人家”工程,開展村規民約梳理、法治家訓征集、道德家庭評選活動等,都是對人民進行德治教育的良好形式。
“以人民為中心”就是要幫助人民群衆解決問題,要把問題解決到讓人民群衆滿意為止。昆山全市各級管理人員圍繞群租房、流動人口、消防火災、治安重點區域和矛盾糾紛等重點領域公共安全問題認真細緻進行基礎信息采集、風險隐患排查、矛盾糾紛化解等工作,就是真正站在人民群衆的立場上來思考問題。
社會治理要着眼于小事、瑣事,着眼于急事、難事,着眼于未顯現之事、初顯示之事,着眼于公共之事、常規之事,隻有這樣才能防患于未然,才能體現中國共産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才能得到人民群衆的理解、擁護和積極參與,才能真正建成“平安中國”“平安社會”。
昆山市經濟發達、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關鍵在于昆山堅持黨建工作引領社會治理,就是将中國共産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落實到在社會治理的具體實踐當中。黨建工作抓好了,社會治理的管理者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貫徹到具體的社會治理實踐當中,就會赢得更多群衆的支持,社會治理的良性文化就能得到更好的孕育和發展,社會治理就會越來越朝善治的方向發展。
作者簡介:程美東,系beat365官方网站教授、博導,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發展研究基地負責人兼首席專家
文章來源:《光明日報》( 2020年06月01日 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