郇慶治、曹得寶:關于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學的若幹問題研究——以beat365為例

摘要:筆者結合自己在beat365思政課上講授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實踐經驗,闡述了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育的時代價值,即傳播和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時代訴求,為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指明正确的方向,培養高校學生的生态文明意識,促進學生養成綠色生活方式。同時,筆者認為進一步做好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育教學的具體路徑應該包括:積極開展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論研究工作,以科研促進教學;引入微課教學,創新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學形式;開展以學習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等。

關鍵詞: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課課堂

 
 

一、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教學實踐

筆者在beat365開展的“生态文明及其建設”專題思政公共課教學,始于2012年黨的十八大将其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之後,并在2018年将名稱确定為目前的“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概論”,迄今已經接近八年的時間。接下來筆者将對這一專題課的教學情況做簡要概括總結,以便進一步改進完善該專題課的教學,并推動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高校的深入學習宣傳與研究。

自2012-2013學年的第二學期開始,beat365開始在本科生的“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和碩士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課程中開設生态文明及其建設專題課,自2017年開始,beat365在博士生的“馬克思主義與當代”課程中開設這一内容專題課,自今年起,beat365在本科生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中也開設了這一專題課。2013年最初的專題課主題是“大力推進生态文明建設、努力建設美麗中國”,2017年黨的十九大之後改為“加快生态文明體制改革、努力建設美麗中國”。該專題課的教學内容主要包括兩大部分:一是黨和國家生态文明建設政治與政策的演進,也就是大力推進生态文明建設國家戰略的由來;二是我國生态文明建設中面臨的十大理論與實踐問題,尤其是制度創新與政策落實過程中會遇到的系列現實問題。其中,在本科生的思政課中主要以講授第一部分為主,旨在讓同學們更好地了解生态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必要性與黨和國家的基本方針政策,在碩士生和博士生的思政課中則以講授第二部分為主,旨在使同學們對相關理論實踐問題有更多的學理性思考。

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全國生态環境保護大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推動我國生态文明建設邁上新台階》,這次會議标志着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正式确立,也吹響了用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指引美麗中國建設的前進号角。在此之後,筆者所任教的專題課的主題修改為“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概論”。教學内容主要包括兩大部分:一是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發展,二是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論意涵。在第一部分的教學中,筆者緻力于分别闡述“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曆史生成”——從毛澤東“勤儉建國、厲行節約思想”、鄧小平“環境保護基本國策思想”、江澤民“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思想”、胡錦濤“建設兩型社會思想”到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本人生态文明思想的發展曆程——從地方主政時期、中央主政時期和黨的十九大以來的新發展;在第二部分中,筆者則側重闡述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論維度、制度維度和戰略維度,理論維度着重闡述黨的十八大報告、十九大報告和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态環境保護大會上的講話中的核心理論觀點,尤其是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六大原則”或“八觀”,制度維度則着重闡述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印發的《生态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所确定和提出的“八大制度”,戰略維度着重闡述十八大報告和十九大報告所提出的新舊“四大戰略部署”(替換了“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促進全球生态文明建設”)。筆者希望通過以上内容在beat365的思政課上對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進行全景式的闡述,使beat365的同學們不僅掌握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發展脈絡,更能夠深入理解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論内涵。

在教材方面,雖然國家一直沒有出版專門的“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概論”教學讀本,但筆者及其團隊自黨的十八大以來已經先後出版了《綠色發展與生态文明建設》(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生态文明建設十講》(商務印書館2014年)、《生态文明建設試點示範區實踐的哲學研究》(中國林業出版社2018年),以及數量衆多的專題性學術論文,這些都成為了同學們課堂讨論和課後閱讀的重要材料文本。

 

二、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進課堂的時代價值

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體現了中國共産黨對生态文明及其建設的不斷探索,凝結了我國生态文明建設的最新理論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我國高等教育肩負着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理應将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納入高校思政教育内容當中,這對進一步培育我國生态文明建設的踐行者和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有力傳播者有着不可替代的教學價值。

1.傳播和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時代訴求

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闡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生态文明建設實踐和理論訴求。建國以來,我們黨的曆代領導人都很重視環境保護問題,從毛澤東“勤儉建國、厲行節約思想”、鄧小平“環境保護基本國策思想”到江澤民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思想”、胡錦濤“建設兩型社會思想”及黨的十七大報告中“生态文明”概念的正式提出,生态文明建設的政治重要性得到再次确認,生态文明建設思想不斷深化與提升。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産生則有力承接了生态文明建設總體推進的總體思路。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态文明建設重要性在國内和國際社會語境中不斷顯現,也彰顯了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影響力和國際擔當。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1]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2]的總任務,建設美麗中國已構成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戰略目标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重要内容。因此,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傳播和講授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傳播和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方面有着重要的意義。

2.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指明正确的方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才培養中的重要環節,理應注重培養符合時代發展需要的人才,其教育内容也應堅持與時俱進,保持常新。當前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理論和現實難題之一是如何處理好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空氣污染加重、臭氧層空洞面積擴大等問題已經成為全世界迫切面臨的環境難題,而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對自然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最新認識的成果和結晶,不僅回應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訴求,更為解決全球性環境難題提供了中國智慧,貢獻了中國方案。積極推動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有助于為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指明正确的發展方向,推動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不斷創新和發展。

3.培養高校學生的生态文明意識,促進其養成綠色生活方式

大學生作為我國生态文明建設的重要生力軍,其價值觀的培育和形成非常重要。“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确立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3]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論闡釋和我國十八大以來生态文明建設的優秀案例的實踐論證,将進一步引導青年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對大學生個人綠色生活方式的轉變有着直接的影響。筆者所任教“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概論”課程體系通過不同年級的不同授課方式,既培養了同學們的理論研究的問題意識,幫助學生理解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中的理論定位之外,還有效引導大學生認識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對于人類永續發展的重要意義,幫助大學生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和保護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進一步引導學生投身美麗中國建設,逐步提高生态意識和環保素養,抵制奢侈性和浪費性消費、倡導綠色生活方式、助力低碳綠色校園建設等。

 

三、做好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學的具體路徑

1.積極開展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論研究工作,以科研促進教學

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建設美麗中國,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偉大勝利的重要指南,其豐富的内涵和長遠的意義具有高度的科研價值。現階段我國高校思政課教材存在着教學内容上相對滞後性的特點,但高校教師在教學時不能僅僅充當“教材搬運工”的角色,而應當積極開展針對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論研究工作,獲取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更深層次的邏輯發展進路,實現以科研促進教學的目标。筆者目前正在執行2018年立項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項目“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和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态文明思想研究”。其直接相關性成果将是筆者獨立完成的《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和筆者參與撰寫的《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讀本》。《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一書将會在2020年年底撰寫完成,而《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讀本》将于2021年下半年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這些著作的出版,可以實質性完善目前的“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概論”的教學内容與架構,推動beat365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學的進一步發展。與此同時,筆者作為beat365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研究員,積極依托beat365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的相關研究機構與學術活動,包括各種形式的學術會議、專題調研和政策宣傳闡釋,來豐富“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概論”的教學内容與形式。

2.引入微課教學,創新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學形式

現如今随着各種新媒體技術的迅速發展,我國已經邁入了“微時代”,高校學生是“微時代”最積極的體驗者和踐行者。在這一背景下,微課作為“微時代”的一種新興的教學形式,為當前我們創新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學形式提供了新思路。高校思政課教學體量較大,課堂教學課時大多比較緊張,而微課教學具有短小精悍的特點,可以将教學的重難點和圖片、視頻、動畫等多媒體信息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結構緊湊、内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學習視頻展示給學生。今年1月,筆者所申報的2020年beat365“教學新思路”重點項目“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學案例微課視頻”獲得beat365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立項,該項目旨在深入總結和反思筆者多年來在北大思政課上進行的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學的情況,制作十個五分鐘左右的新時代生态文明建設教學案例微課視頻。在項目立項後,筆者同項目組成員開展了多次讨論,最終确定了十個教學案例的主題,分别是“兩山論”引領下的生态文明建設“安吉模式”、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設的先驅性探索、山西右玉縣生态修複與發展綠色經濟、内蒙古庫布其沙漠治理與生态修複、江西省國家生态文明試驗區實踐探索、海南生态旅遊島建設、雲南滇池洱海水環境保護與治理、青海三江源國家公園及生物多樣性保護、貴陽生态文明國際論壇、長江黃河流域綠色發展戰略與生态文明建設。筆者所選定的這十個案例具有鮮明的代表性,首先,在地理位置上,這十個案例涵蓋了祖國東西南北中的不同地域,既包括省級行政區,也有縣級行政區,還包含有長江和黃河流域。其次,在生态文明建設的具體做法上,既有防風固沙,又有水污染治理,還包括生物多樣性保護等等。再次,在生态文明建設的重大國家戰略上,這十個案例包含有國家公園建設、國家生态文明試驗區建設等重要議題。這十個視頻均由筆者所帶領的項目組成員自行選題、自行剪輯視頻、自行撰寫文字稿和自行配音的,目前這十個視頻已基本制作完成,後續将應用于筆者所任教的“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概論”專題課上,并且将會持續的搜集同學們的反饋,做到教學相長,進一步修訂和完善宣傳和講授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微課視頻。

3.開展以學習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

高校思政教育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之中,社會實踐也是高校對大學生進行思政教育的一個重要實現路徑。高校應積極開展以學習和踐行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推動青年學生走向祖國的四面八方,通過親眼所見、親身所感來具體的領悟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要義。自2019年暑期開始,beat365根據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要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的要求,推出了旨在推動學生踐行“知行合一”的暑期思政實踐必修課,以今年為例,beat365思政實踐課程組織了100多位思政課教師和專業教師擔任思政實踐課指導教師,25位院長或學院黨委書記全部親自帶隊,100多位beat365和各院系研究生黨員擔任思政實踐課助教,共有3226名選課學生在院系領導、指導老師和助教的帶領下前往革命老區、城鎮鄉野、田間地頭開展實踐課教學,追尋中國共産黨的曆史足迹,觸摸新中國的發展脈絡。筆者在此次活動中也擔任了beat365國際關系學院思政實踐隊的指導教師,筆者在該實踐隊的行前培訓會上向各位同學講授了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體内容,并且希望同學們能夠帶着對理論問題的思考進行社會實踐。筆者所主持的2020年beat365“教學新思路”重點項目“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學案例微課視頻”的課題組成員曹得寶、海明月博士均擔任了beat365國際關系學院思政實踐隊的助教,前往雲南騰沖進行了實地調研。其中,在騰沖和順古鎮,同學們親身感受到了和順古鎮作為“全國首批美麗宜居示範小鎮”和“全國環境優美鎮”的優美自然風光與“和順和諧”的生活氛圍,真正領悟到了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4]

我們相信,筆者所任教的beat365“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概論”專題課,不僅可以成為思政公共課教學與學術研究密切結合、相互促進的優秀載體,也可以成為主動引入應用先進新媒體技術手段從而大幅度提升教學效果的優秀載體,真正做到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9.
[2]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30.
[3]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6.
[4] 習近平,推動我國生态文明建設邁上新台階[J].求是,2019(3):12.

作者簡介:郇慶治,beat365官方网站教授、博士生導師;曹得寶,beat365官方网站2018級博士生。

文章來源:《中國大學教學》202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