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郇慶治:全面準确把握習近平創新發展思想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政治與戰略高度,把創新擺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全局的核心性位置,對創新發展的理念、戰略和路徑舉措做出了系統性的理論闡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作者簡介:郇慶治,beat365官方网站教授、博士生導師
文章來源:《四川日報》2021年12月30日,發表時有改動。
排版 | 陳藝文
審核 | 陳培永 曲建英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政治與戰略高度,把創新擺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全局的核心性位置,對創新發展的理念、戰略和路徑舉措做出了系統性的理論闡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習近平創新發展思想的形成與發展
以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十八屆五中全會将創新确立為五大新發展理念之首、十九大把堅持新發展理念确立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為節點标志,習近平創新發展思想的形成與發展過程可以劃分為如下三個階段。
其一,從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到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黨的十八大要求,要着力把握發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破解發展難題,并明确提出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體系。此後,習近平總書記從不同視角論述闡發了加快創新發展的重要性。2013年3月,他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加大創新驅動發展力度,不斷為創新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2014年6月,他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大會上強調指出,我國科技發展的方向就是創新、創新、再創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2014年12月,他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指出,随着要素質量不斷提高,經濟增長将更多依靠人力資本質量和技術進步,必須讓創新成為驅動發展新引擎;2015年3月,他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則明确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适應和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态,關鍵是要依靠科技創新轉換發展動力。在此基礎上,2015年3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幹意見》公布實施,其中詳細闡述了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主要内容、基本原則和主要任務。
其二,确立創新為五大新發展理念之首,要求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015年10月,十八屆五中全會正式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新發展理念,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2016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讨班上進一步強調,把創新擺在第一位,是因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在此基礎上,2016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綱要》強調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把創新驅動發展作為國家的優先戰略,并明确做出了“堅持雙輪驅動、構建一個體系、推動六大轉變”的系統戰略部署。
其三,從堅持新發展理念确立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到确立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十九大報告對新時代實施創新發展做出了系統性闡述,比如提出在總體目标上到2035年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将實現大幅躍升,跻身創新型國家前列,到本世紀中葉将成為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領先的國家;不僅将堅持新發展理念确立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要求必須堅定不移貫徹五大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和創新性國家,而且強調新時代必須不斷進行社會發展體系的系統性創新,持續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
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又在多個場合強調了堅持創新發展理念、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重要意義。2018年12月,他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指出,我們要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為經濟社會發展打造新引擎;2019年4月,他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指出,創新就是生産力,企業賴之以強,國家賴之以盛;2020年7月,習近平在企業家座談會上強調,在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背景下,要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打造未來發展新優勢;2020年10月,十九屆五中全會特别強調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并明确提出了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上的部署要求;2021年11月,十九屆六中全會《決議》将“堅持開拓創新”作為中國共産黨百年奮鬥的曆史經驗之一并指出,創新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進步的不竭動力。
二、習近平創新發展思想的理論體系
作為一個完整理論體系的習近平創新思想,可以歸納為如下四個方面或要素:理念思維創新、道路模式與體制機制創新、科技文化創新和企業自主創新。
其一,理念思維創新
理念思維創新可以突破基本認識障礙,解放人們的思想,為釋放創新活力提供思想理論支持,是社會創新發展的思想前提。具體來說,它包括四個基本觀點:一是強調理念思維創新在社會系統創新中的重要意義,二是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推進理念思維創新,三是堅持理念思維創新與社會實踐創新相結合、相促進,四是堅持問題導向推進理念思維創新。
其二,道路模式與制度體制創新
道路模式與制度體制創新可以突破道路制度意義上的藩籬,為創新活動提供正确方向指引和科學制度支撐,是社會創新發展的根本保證。具體來說,它包括四個基本觀點:一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信,推動改革創新發展,二是改革創新發展的總目标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三是創新發展最緊迫的是要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四是注重創新發展的系統性特征。
其三,科技文化創新
科技文化創新可以突破知識技術限制和價值導向障礙,為社會進步提供物質基礎與精神資源,是社會創新發展的核心内容。具體來說,它包括四個基本觀點:一是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二是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三是推動科技文化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四是強調人才是創新的根本。
其四,企業自主創新
企業自主創新可以走出外部依賴與發展瓶頸,為提升發展活力和競争力培育主體力量,是社會創新發展的微觀基礎。具體來說,它包括四個基本觀點:一是明确企業是推動創新創造的主體,二是強調把握創新發展自主權,提高核心競争力,三是注重發揮企業家才能 ,四是堅持在開放合作中推進自主創新。
三、創新發展與貫徹新發展理念、把握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
2021年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習近平總書記《論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不僅系統呈現了習近平創新發展思想的主要内容,而且對創新發展與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系做了新的闡發論述。
其一,正确認識和處理好創新發展與新發展階段之間的關系
随着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經濟發展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一方面,把握新發展階段是加強創新發展的現實依據。進入新發展階段,“好壞”問題取代“有無”問題成為主要矛盾,也就提出了從過去在趕超型經濟中形成的投資驅動的發展理念,轉變為以創新驅動的新發展理念的客觀要求。另一方面,堅持創新發展是走好新發展階段、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要路徑。新發展階段需要經濟社會發展動能的全面升級,尤其是要破除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大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其二,正确認識和處理好創新發展與其他四大新發展理念之間的關系
一方面,五大新發展理念是一個系統性整體。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完整、準确、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努力實現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内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态、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創新在五大發展理念中居于核心地位。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決定了發展速度、效能和可持續性。堅持與深化改革開放,必須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打造經濟發展新動能,增強未來發展新優勢。
其三,正确認識和處理好創新發展與構建新發展格局之間的關系
進入新時代,構建以國内大循環為主體、國内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内容或戰略抓手。一方面,貫徹創新發展理念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了行動引領。創新發展是形成新發展格局、打通“雙循環”中堵點的最重要動力。隻有堅持和強化創新發展,中國經濟才有可能順利地轉換或切換到新發展格局的路徑和運行框架上。另一方面,構建新發展格局是貫徹創新發展理念的戰略選擇。形成新發展格局的發展架構,有利于我們順利地推進經濟發展創新升級,比如企業增強創新能力與競争優勢,既要基于自身條件,堅持自主創新,也要積極參與國際市場合作和競争,主動整合和利用好全球創新資源。
作者簡介:郇慶治,beat365官方网站教授、博士生導師
文章來源:《四川日報》2021年12月30日,發表時有改動。
排版 | 陳藝文
審核 | 陳培永 曲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