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美東:五四精神與新時代青年的成長

偉大的五四運動留給後人的最大财富是凝聚着五四先賢們智慧、心血的五四精神,正是在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的支撐下,他們才在那個積貧積弱、風雨如晦的時代敢于發出驚天動地的呐喊、驚醒了茫然無措的國人。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繼續發揚五四精神,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為己任,不辜負黨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負我們這個偉大時代。


弘揚愛國精神,堅定民族信仰

 

愛國主義精神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新時代青年成長與奮鬥的強大精神動力。五四時期的愛國精神是先進青年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迸發出的救亡圖存的擔當精神,英勇頑強的革命精神,砥砺奮進的自強精神和勇于創新的開放精神。愛國精神是中華民族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鬥争年代前仆後繼、百折不撓的戰鬥号角,是全國各民族人民在新民主主義時期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團結奮鬥、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進入新時代,愛國精神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在維護民族尊嚴、實現民族複興、改造中國和改造世界過程中迸發出的曆史偉力,是激勵新時代青年不斷成長進步、不斷發展奮進的強大精神動力。
新時代青年要樹立遠大理想,将個人奮鬥與祖國發展緊緊相連。新時代青年處于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期,飛速發展、屢創輝煌的祖國為青年的拼搏進取提供了廣闊舞台和機遇。青年要把小我的進步發展融入祖國的大我之中,把深厚的愛國之情和堅定的報國之志化為切實的效國之行,在追求人生理想的昂揚奮進中踐行愛國主義精神,在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中不斷闊步向前。
新時代青年要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從五四開始,中國的先進分子主動選擇馬克思主義作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的指導思想。中國共産黨擔負起領導人民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和偉大複興的曆史重任。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在社會主義制度中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曆史飛躍。從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紮根的那一天開始,中華民族的複興就和黨的命運、社會主義的命運緊緊結合在了一起。新時代青年要樹立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信心。隻有将愛國與愛黨和愛社會主義相統一,才能真正地堅持愛國主義、踐行愛國主義。這樣的愛國主義才是鮮活的、有生命力的,當代愛國主義的本質就在于此。
新時代青年既要樹立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也要尊重和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指導思想,是激勵青年人報效祖國、投身實踐的精神武器,是将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相統一的理論基石。新時代青年通過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才能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信心,才能與祖國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在新時代新天地中拼搏奮進、大有作為。對祖國悠久曆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人們愛國主義情感培育和發展的重要條件。青年必須通過學習傳統曆史與文化加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樹立正确的民族觀、曆史觀、國家觀和文化觀,以時代精神激活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在創造性轉化和發展中弘揚新時期的愛國主義精神。


弘揚進步精神,永做時代先鋒

 

從世界曆史發展趨勢來看,進步是人類社會的永恒主題。人類曆史發展大緻經曆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等不同階段,其中後一個階段都是對前一個階段的超越和進步。特别是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後,在三次産業革命的推動下,人類社會獲得了空前的發展和進步。曆史行進到現在,人類社會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中國社會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作為時代先鋒的中國青年,要深刻把握曆史機遇,做引領世界曆史發展進步的領頭羊,做“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曆史潮流中的弄潮兒。
從社會主義發展趨勢來看,進步是社會主義者的永恒目标。世界社會主義迄今500多年的發展曆史,是人類為擺脫不平等不公正不合理的剝削制度、實現更美好社會制度的探索進程,是無産階級求得自身解放和全人類解放的奮鬥進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作為時代先鋒的中國青年,要深刻把握社會主義發展趨勢,做引領社會主義發展進步的領頭羊,做共産主義事業的推進者。
從中國社會發展趨勢來看,進步是中華民族的永恒追求。中國共産黨的誕生,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結合起來,取得了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勝利,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可逆轉地結束了中國内憂外患、積貧積弱的悲慘命運,不可逆轉地開啟了中華民族不斷發展壯大、走向偉大複興的曆史進程。如今,我們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宏偉目标。作為時代先鋒的中國青年,要深刻把握中華民族發展趨勢,做引領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的領頭羊,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逐夢人。


弘揚民主精神,堅持人民至上

 

五四時期的民主精神就是要實現大多數人的民主,就是要讓人民當家作主。中國共産黨建立以後,深刻認識到人民群衆在曆史發展中的創造性作用和主體性地位,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秉承五四時期的民主精神,帶領全體人民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用社會主義制度切實保障了人民民主,真正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新時代的民主精神堅持人民至上,堅持以人民的利益為中心,用人民的滿意程度作為黨和政府推進各項工作的方向和評價的标準,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極大促進了我國社會主義民主事業的發展。
新時代青年人應該充分意識到人民群衆在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一切以人民利益為重。青年要深深紮根于人民群衆之中,向人民群衆學習,通過為人民服務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升華人生境界。當然,青年也有閱曆不廣、容易從自身角度和理想狀态來認識和理解世界的某些局限性,如果能夠多融入長期處于生産創造第一線的人民群衆,就能夠拓展自己的視野和眼界,加強對于人類社會認識的深度和廣度,感知人民的所思所想,在實踐中增長才幹、練就本領,以真才實學服務于人民之所需、以創新創造滿足人民之所急,将個人的理想與人民的需要緊緊結合在一起,在與人民并肩奮鬥中實現人生境界的升華。

新時代青年要在黨的領導下不負人民期待勇擔時代責任。我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新征程上,祖國和人民迫切需要青年迎難而上、挺身而出,用自己的青春和本領為民族複興、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貢獻自己的力量。青年的精神面貌決定着國家和民族未來的發展,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隻有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鬥中才能變為現實。
新時代青年要錘煉品德修為,飲水思源,感恩祖國和人民。立業先立人,立人先立德。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認知、自覺的道德養成、積極的道德實踐緊密結合起來,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道德水平和文明素養。每個人和每一代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前代人改造自然、改造環境的結果。面對美好歲月和自身成就要有飲水思源、懂得回報的感恩之心,感恩黨和國家,感恩社會和人民為自己和同代人提供了盡情揮灑的舞台。隻有這樣,青年才能在人生路上走得更正、更遠,才能不負人民的期望和自身的理想,在體察世間冷暖和現實矛盾中找到生命價值和事業方向。

 

弘揚科學精神,練就過硬本領

 

作為時代先鋒的中國青年,要弘揚科學精神,就要堅持科學态度。科學态度是科學精神的靈魂。科學精神呼喚科學态度,科學态度涵養科學精神。實事求是不僅是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更是科學的态度。當代青年必須堅持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科學态度,做知行合一的實幹家,不做好高骛遠的空想家。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總書記指出:“奮鬥不隻是響亮的口号,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項任務、履行每一項職責中見精神。”這就告訴廣大青年,奮鬥是具體的、實在的,要從小事做起、從實事做起,把科學态度體現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實際行動之中。
作為時代先鋒的中國青年,要弘揚科學精神,就要學習科學知識。科學知識是科學精神的基石。總書記曾殷殷囑托新時代中國青年:“珍惜韶華、不負青春,努力學習掌握科學知識,提高内在素質,錘煉過硬本領,使自己的思維視野、思想觀念、認識水平跟上越來越快的時代發展。”當代青年必須牢記總書記教誨,必須掌握豐富的知識,必須練就過硬本領,把學習科學知識作為一種責任、一種精神追求、一種生活方式。要在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實踐中砥砺奮進,在激蕩的時代中赢得主動、赢得未來。
作為時代先鋒的中國青年,要弘揚科學精神,就要追求科學真理。科學真理是科學精神的核心。五四時期的中國青年,高舉馬克思主義偉大旗幟,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使中國站了起來;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青年,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社會建設實際相結合,奪取了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偉大勝利,使中國富了起來;如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新時代,新時代新青年要更加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的追求,真正認清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深刻感悟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自覺将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運用到實現“兩個一百年”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偉大實踐之中,使中國真正強起來。

 

作者簡介
程美東,beat365官方网站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發展研究基地負責人兼首席專家,beat365中共黨史研究中心主任,beat365五四運動研究中心副主任。
文章來源 |  《中國青年報》 2022年04月26日,第10版。

 

排版 | 李永恒

審核 | 陳培永 曲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