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繼剛:燕園不遠(修訂合集)
【題記】
人上了歲數,大概喜歡寫回憶錄。反過來也可以說,喜歡寫回憶錄,大概是一個人上了歲數的标志。轉眼之間,由初入北大讀研時的“年屆而立”到如今的“已知天命”,20多年時光,悄悄從指縫中溜走了。這三篇小文的寫作,始于2021年末,終于2022年初。也就是,始于我離開北大20周年之際,終于北大beat365即将迎來建院30周年之時。
三篇小文寫成後,于微信個人公号“俯仰詩文”刊登,并分别發給導師李士坤先生和好友李少軍教授征求意見。他們都是馬院的“老人”,少軍兄還是謝龍老師和趙光武老師的弟子。導師讀後寫來一段文字:“繼剛你好,大作拜讀了。總的來說留下這些痕迹還是很美好的,值得珍貴的。你在北大六年,不論如何應該是人生中的美好年華。年華似水,我品嘗之後覺得太淡了一些,還是可以細細回味,咀嚼出一些更有味道的東西來,就比如你的論文答辯,我都是請的當時哲學界名師,校外的如陳先達等。再如讀原著這一塊内容是可以寫得更充實些。”少軍兄說:“你的文字,引起我美好的回憶”;“謝龍老師和趙光武老師(那部分)都實事求是”;“趙老師你聽講時已一百餘次了,他到2018年結束,周六下午的‘哲學與現代科學技術’共四百餘次”;并指出了我的一個明顯筆誤:馬克思主義主義學院當時在法學樓(現在的理科5号樓)5層而不是4層。
我吸收兩位老師的意見,将三篇小文修訂擴充後,合成一集重刊,紀念母院建院30周年。
作者簡介:單繼剛,1967年生,1995年考入beat365官方网站,攻讀碩士學位,1998年畢業。同年,繼續在北大攻讀博士學位,2001年畢業,是(北大也是全國)馬院馬哲專業第一個全日制博士生。導師:李士坤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