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哲學社會科學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發展研究基地舉行 "中共十九大與中國未來發展"學術研讨會
2018年1月7日,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發展研究基地在beat365官方网站352會議室舉行了“中共十九大與中國未來發展”學術研讨會。會議議程主要有三項:開幕式、專家發言和研究基地課題進展彙報。
beat365官方网站執行院長孫熙國教授在緻辭中感謝了衆位專家對基地、馬院和馬學科的關心、支持、愛護和幫助,并着重指出了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四個問題:第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不能脫離馬克思主義而談;第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必須結合中國實際;第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必須考慮世界發展;第四,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要緊密結合時代的變化和發展。
基地學術委員會主任陳占安教授在緻辭中指出:第一,十九大勝利召開之後,全黨、全國都掀起了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十九大會議精神的熱潮。采取大衆化的方式進行理論宣傳和思想梳理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在這一過程中馬院學者要更有學術方面的擔當。如果相關領域的學者想要開展對重大理論問題的深入探索,還需要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開展實實在在的、具有問題意識的課題研究;第二,我們在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行研究的時候,還需要從發展史的角度入手。無論是對基地還是北大來說,這一角度的研究既是我們的傳統,也是我們的優勢。這一點應該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過程中,更好地發揮出來;第三,十八大以後無論是世界還是我國的形勢都發生了變化,比之過去我們要有更多的世界擔當和世界眼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世界的發展曆史中承擔了什麼作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世界的發展有哪些貢獻?在接下來的研究中我們還應更多加以考察;第四,我們學習貫徹新時代新思想要有學術水準。李大钊曾講過北大精神就是學術萬歲,我們現在如果想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應該更具有高校學者這方面的擔當。思想政治理論課不能隻強調思政而忽視理論,所以思政理論課教師應該保證能夠一身二任、一崗雙能。學術水準的提高,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開幕式環節和上午的的大會發言階段由基地負責人兼首席專家程美東教授主持。他指出,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發展研究基地舉辦這次會議就是要全面、系統、深入研究和宣傳十九大精神,就是要自覺地以十九大的思想來指導我們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研究和實際工作。他代表基地對于各位專家學者冒着嚴寒、犧牲假日前來參會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上午的發言環節中先後有九位專家學者作了發言。
beat365首都發展研究院院長李國平教授在題為“十九大與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發言中表示,十九大報告中對發展階段的判斷是科學合理、符合中國實際的。但我們仍需注意到,随着我國經濟總量的日漸加大,經濟增長壓力也随之增大,對發展品質的要求也逐漸提高。所以十九大報告強調供給側改革和建設創新型國家體現出了對形勢的正确把握。除生産結構之外,城鄉平衡和區域協調發展也是本次大會報告中重點提到的問題。如果要順利實現2050年實現現代化社會主義強國的目标,就必須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在這一過程中仍需注意兩個問題:第一,要結合區域發展的實際來制定更加協調、有效的區域發展機制;第二,區域的劃分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處理,增強發達地區對落後地區的帶動作用。
中央文獻研究室一部主任楊明偉研究員在題為“以‘新時代’視角看未來中國”的發言中表示,以時代觀的視角觀察和研究中國是十分重要的。結合曆史和現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一提法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曆史的方位,也給了我們一個做出判斷的基點。這既從客觀上告訴我們中國社會正發生時代性的深刻變化,又從理論上告訴我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入了新境界,達到了新高度。習總書記特别強調,時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閱卷人,我們是答卷人。黨在當下的許多政治判斷都能從黨史中找到源頭。毛澤東提出社會主義時代的中國是幸福的時代、文明的時代,我們現在強調的增強人民幸福感、獲得感與之是一脈相承的;鄧小平指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中國的兩大問題,在這一時代觀下中國的和平崛起才成為現實。從十九大報告中可以看出習近平時代觀為我們展現的發展前景:第一,中國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二,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将被滿足,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将得到根本解決;第三,人民将在逐步減小相互差距的過程中實現共同富裕;第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将展現出更強大的生命力;第五,我們将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第六,我們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
中央黨史研究室科研部主任李穎研究員在題為“在黨的十九大精神感召和指引下做好新時代黨史工作”的發言中表示,黨史研究室的同志們對十九大反應迅速,及時對報告開展了學習。從學習中可以發現,十九大報告和黨史研究工作關系十分密切,是一份充滿曆史厚重感——特别是黨史厚重感的綱領性文件,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習近平同志深厚的黨史情懷和清晰的曆史思維。黨史工作者與黨和國家具有密切的工作關系,所以責任重大,使命光榮。第一,十九大報告對過去的總結本身就是黨史和黨史研究的内容,同時又為黨史研究提供了根本遵循。第二,十九大報告對我國所處曆史方位的判斷,為黨史研究提出了重大課題。第三,曆史使命的提出,成為了黨史研究的重要抓手。第四,十九大對未來的謀劃,進一步凸顯了新時代黨史研究工作的重要地位。今後在工作中我們還需要更重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主題教育。黨史研究者在新時代一定要不辱使命,做出應有的貢獻。
beat365官方网站副院長孫代堯教授在發言中強調,十九大對中國未來發展的影響有兩點較為突出:第一,十九大報告中更加強調發展的價值取向,即更突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屬性,更強調以人民為中心。中國發展無論是對中國社會主義道路、世界社會主義發展道路還是世界和平都有貢獻。第二,我們的發展模式和發展理論明顯超越了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發展理論,超越了不發達的政治經濟學。但我們中國的理論究竟是什麼,還是需要進一步提煉和概括的。中國不論處在怎樣的曆史方位,不論是在世界體系的邊緣還是國際舞台的中心,我們都始終把中國的發展和世界的發展聯系在一起加以考慮,力圖為人類做出更大的貢獻,提出我們自己的方案。如果想真正領會十九大的報告精神,僅僅停留在宣傳的角度還遠遠不夠,還需要做更好、更深入的研究。
beat365官方网站副院長宇文利教授作了“中國共産黨與中國社會現代化”的發言。他在發言中指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是中國共産黨一以貫之的追求和抱負。從第一代領導集體開始,中國共産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追求就有三個特點:第一,堅定不移地堅持社會主義方向;第二,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走的是獨立的,非依附性的道路;第三,中國利用後發優勢,實現綜合化跨越式發展。十九大報告中體現出對社會主義現代化所處的狀态,做出了四方面的推進:第一,更加堅定了社會主義現代化曆史使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第二,更加清晰地強調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價值目标,凸顯人民的地位;第三,進一步完善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實現過程;第四,在充分考察内外兩方面形勢的同時,提升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時代品質。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法理所所長柯華慶教授作了題為“論黨規與國法的關系”的發言。他指出,首先要反思法學界過去一直認為的“法制在政治之上”的觀點,實際上法制應該在政治之下。其次,要從中國共産黨的性質來認識黨規的正當性:第一,中國共産黨是一個道德性的政黨;第二,中共是一種先進黨;第三,中共是變革黨。再次,與缺乏正當性的以黨争民主制為代表的資本主義政治不同,以黨導民主制為代表的社會主義政治更具備正當性。最後,中國若想逐步走向法制,則必須堅持以德治國與依法治國的結合,同時實現依規治黨和依法治國的統一。
beat365政府管理學院張長東副教授在題為“重塑地方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的角色”的發言中認為,從地方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的角色切入,可以得到關于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相關結論:第一,地方政府在我國經濟奇迹的創造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第二,我國地方政府直接參與到許多經濟活動之中,正是中國模式與世界其他國家模式有區别的地方。但是如十九大報告所言,一方面我們面臨着從追求經濟發展速度到質量的轉型過程,另外一方面我們面臨着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這背後其實也體現出地方政府在發展模式中作用可能存在的問題。第一,政府投資驅動發展模式究竟是不是可持續的,事實上這一現象也确實造成一系列的問題;第二,原來地方政府介入經濟是直接的市場幹預,但是我們現在需要一個轉型,十九大以後提出來要發揮企業家精神就是體現。習總書記講的要建立新的政商關系,隻有通過這個轉型之後才能提供基礎。這背後還涉及到如何進一步規範地方政府行為,如何使地方政府權責流動對等。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鄢一龍副教授在題為“新時代如何利用并駕馭資本”的發言中認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面臨的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資本。十九大報告對進一步推進市場化改革有很完整的設計,包括産權有效激勵、自由流動、價格靈活反映、公平競争、企業優勝劣汰等等。但是黨的領導是更重要的問題。第一,我們要利用市場機制。第二,我們要通過黨的領導來駕馭。把黨的全面領導首次寫入黨章,這是一個新的特征。第三,做大做強國有企業的表述改成做大做強國有資本。作為公共的生産資料,必須掌握在黨和國家的手裡,而不能全部私有化。有一些領域,不是研究資本的邏輯來運作的,原先我們思考的加強市場化,但是有的領域是需要考慮去市場化。我們要在承認資本的利益的同時,限制資本的力量。
beat365政府管理學院馬嘯助理教授緊密結合當下現實,做了以“新技術與新時代的政府治理”為題的發言。他認為,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到要走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立創新性的國家,這體現出了黨中央對科學技術進步的一貫重視。随着智能設備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我們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都發生了很大變化。信息技術對我們生産生活的改變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第一是網絡交易平台;第二是電子支付的技術進步;第三是電子政務的不斷完善。但我們仍需意識到,這些新技術的産生大多是依賴于私營經濟,依賴科技的力量。現在這些技術發展,不能依賴于國家投資了。這種情況下,政府如何營造很好的環境,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話題。
下午的專家發言環節由宇文利教授主持。
北大馬院魏波教授由創新這一問題入手,認為從經濟發展、制度變遷、文化戰略重建等方面看,我們已經到了需要克服創新瓶頸的曆史關口。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需要在制度、理念、方法和技術等方面實現創新。在這一過程中,首先要有問題意識,要在思想和實踐的沖突中實現這一目标。其次,創新與合作、互動和共享是密不可分的。要解決這一問題,還需從制度頂層的層面加以設計。總而言之,十九大勝利召開之後我們必将取得巨大的成就,但也一定要為突破創新瓶頸創造條件,特别是為集體創造力的激發創造機緣。
北大馬院王在全教授在接下來的發言中,圍繞新發展理念談了自己的三點看法。首先,40多年來我國的人均GDP、人均壽命、貧困人口數、嬰兒死亡率等指标都明顯得到改善。我國的發展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上看都有了進步。其次,當前我國宏觀經濟發展形勢總體來看運行比較平穩。最後,2017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有了新思想、新判斷和新原則,值得我們注意。除此以外,當前開展的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和精準扶貧工作也應得到我們更高的重視。
北大馬院王成英副教授圍繞“平衡”這一關鍵詞進行了發言。不僅僅是我國存在着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這是一個世界範圍的大問題。在資本主義的形成階段,就開始顯露出其内部的發展不平衡,這也導緻了社會主義的産生。社會主義歸根結底就是要解決人類發展和諧的平衡問題。結合國際共運史可以看出,不平衡問題的解決很難,這是一個長期性的問題。至于如何才能實現協調發展,還應堅持馬克思主義辯證發展思路,首先要強調世界的普遍聯系性。其次,要妥善處理發展中的矛盾問題,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的基礎上,與時俱進,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北大馬院聶志紅副教授從時下熱點新聞和文藝作品入手,重點談了法制建設和道德情懷的問題。第一,十九大報告中強調的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振聾發聩。當下中國不僅需要在制度上完善法制,更應該在基層幹部和人民群衆中間進一步普及法律知識。第二,作為知識分子更應有反思曆史、反思現實的家國情懷。近年來有一批文藝作品對曆史和現實問題進行了反思,這種精神是值得當下的知識分子學習的。
北大馬院王久高副教授在發言中認為,對許多概念我們都需要加以深化研究。例如,以人民為中心的原則必須加以堅持,但這個原則究竟有哪些特色還需要進一步追問。此外,要将中央的精神真正貫徹落實,不能敷衍了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正力圖恢複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和中國共産黨的本色傳統,這一過程需要得到自上而下的貫徹落實。
北大馬院張會峰副教授認為,首先,政府在制定政策時一定要更加慎重。從樓市調控這一問題着眼,可以看出政府還應更注意政策的連貫性。其次,法制絕不是萬能的。法學界和政治學界不能被西方法制思想“洗腦”,要結合中國的曆史和現實,對我國的法制建設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最後,協商民主的開展要堅持黨的領導,不僅要完善制度建設,還要注意對大衆民主能力和意識的培育。
北大馬院宋朝龍副教授認為,我們在利用資本和市場進行經濟發展,克服以往弊病的同時,不能讓資本和市場不受限制,讓資本邏輯泛濫。我國的公共産品不應被過度資本化,所以雄安模式是代表社會主義最典型特征的地産模式。
北大馬院李健副教授認為,發展還是要堅定地以人民為中心。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進一步,以利潤為中心的範圍就要退一步。無論是教育、醫療還是住房領域,隻要堅持了這個原則,就一定可以克服很多弊病。知識分子在這一過程中也要堅定立場,發揮智庫和研究團隊的作用,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發展研究基地的存在意義也在于此。
北大馬院陳培永副教授認為,盡管我們在十九大勝利召開之際感受到黨和國家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有了很強的自豪感,但也要居安思危。我們要冷靜地傾聽不同意見的聲音。
中國傳媒大學楊倩副教授圍繞價值觀培育、建構主義教學觀等方面談了自己在思政課教學中的心得體會。填鴨式的教學早已不能滿足當下的思政課教學需要,關鍵還是要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在實踐層面上推動學生自主學習。
宇文利教授對于每位發言人的觀點都作了精準、獨到的點評。他認為,這一階段的發言很有特色、很有朝氣、很有思想,充分展現出北大馬院人的學術風貌。
研讨會最後一個階段是研究基地課題的進展彙報,由基地負責人兼首席專家程美東教授主持。他表示,基地願意為學院老師的學術發展提供一個平台。同時,他也希望基地專家們能更多地投入基地的活動,多出學術成果。特别希望年輕學者更多關注中國現實問題,為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盡一份北大馬院人的責任。他認為,這場研讨會中各位專家提出的問題都很有研究價值,都是貼合當下實際的真問題。他希望大家能經常一起認認真真地琢磨問題、研究問題,切切實實地出一些标志性的成果。最後,他指出本次會議主題鮮明、内容充實,各位專家在輕松活潑的氣氛下暢所欲言。基地研究成員及同行們也深受感召,紛紛表示今後要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進一步把學問做紮實,群策群力,把基地建設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