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點】 “馬克思主義曆史觀、時代觀視野下的新時代” ——beat365新思想集體備課研讨會(第2期)

2020年8月30日19:00,由beat365官方网站、高校思政課“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聯合舉辦的“beat365新思想集體備課研讨會”第二期“馬克思主義曆史觀、時代觀視野下的新時代”以網絡視頻會議的方式如期進行。beat365官方网站副院長劉軍教授擔任主持人。來自全國高校beat365的老師和同學300餘人,通過騰訊會議參加了本次備課研讨會。

(劉軍教授主持本次會議

微信圖片_20200901215733

(參會人員合影)

 

    本期備課研讨會邀請清華大學beat365楊金海教授、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郝清傑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beat365陶文昭教授、beat365官方网站陳培永研究員擔任主講人,南開大學beat365陳文旭副教授、中國地質大學beat365魏志奇副教授、beat365官方网站博士後汪越擔任對話人。參會專家學者的觀點摘要如下:

楊金海:時代問題涉及到整個人類發展的曆史方位問題,也涉及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曆史方位問題。對于理解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新時代而言,經典作家關于時代觀的論述是我們的理論源頭。首先,馬克思恩格斯關于時代的劃分,即從唯物史觀角度,根據生産力标準把人類社會分為五大曆史時代。其次,就列甯的時代觀思想而言,他在繼承馬恩關于時代觀基本思想的同時,結合當時俄國和整個資本主義發展的新階段情況,提出了“一球兩制”思想,即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将長期競争、相互依存、相互滲透、反複較量,最終将逐步取代資本主義。列甯還提出,時代可以分為大時代和小時代,從世界範圍内兩種社會制度共存的角度審視時代問題,屬于曆史大時代,而從社會主義自身發展階段審視時代問題,屬于曆史小時代。最後,結合中國實際來看,新時代是一個小時代,不是長時間曆史周期的大時代,更不是人類發展的大時代。所以新時代是從中華民族三次飛躍角度講的,從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這三個小時代來講的。我們要把大時代和小時代的關系搞清楚,這樣才能夠認清為什麼新時代沒有改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這一基本判斷,為什麼我們國家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這樣才能夠準确把握新時代的曆史定位。

郝清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一重大論述,在理論界和人民群衆中是有一些思想困惑的。要破除關于新時代的觀念困惑,我們可以類比新中國的成立,建立新中國是黨和各族人民長期奮鬥的結果,有其曆史必然性。今天我們進入新時代,同樣也不是說這個新時代就是恰好在2017年10月18日那天進入的,它也是一個經過長期努力的曆史過程,有曆史的必然性,且有一些鮮明的标志:我國穩居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了有目共睹的貢獻;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發生了重大變化,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正是因為有許多鮮明的标志,我們才講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隻有把對新時代的理解同現實生活中的實踐緊密聯系起來,特别是注重從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的維度進行解讀,才能夠真正把握新時代概念的豐富内涵和曆史意義,才能夠更好更全面和系統地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才能夠真正讓學生悟透、弄通、做實。

陶文昭:馬克思、列甯所講的時代,和我們今天講的新時代在分析道理上有相同之處,但實際上又有很大的不同。從理論方面看,新時代與馬克思主義時代觀既相同又不相同,這裡面的内在關系是很複雜的,不能簡單套用。我們講的新時代不涉及到社會制度的變革,不是一個社會取代另外一個社會,也不是科學技術那個新時代。從曆史角度看,認識新時代要從當前時代取得的曆史性變革和曆史性成就出發,把其變革性和連續性統一起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以貫之的,不能把新時代和以前的時代對立起來。新時代問題在理論上與馬克思主義時代觀既有一貫的地方,又有獨特的地方。新時代與我們改革開放以來新時期、新起點、新世紀這些曆史階段也是一脈相承的。而關于新時代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間的關系以及相關的由新時代延伸出來的理論和實踐問題,都值得我們進一步深入研究和分析。

陳培永:把握住宣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背後的深意,需要從四個維度來理解:第一,宣告進入新時代是符合馬克思主義學說的理論特質的,馬克思主義學說要去解釋世界、改變世界,就必須觀察時代、引領時代,要有對大的曆史時代的判斷,并以此來引領革命、建設與改革的實踐。第二,通過這種宣告可以看出大黨大國領導人的自信,曆史發展是一個時間的延續過程,我們在這個曆史時間點上或者時間段上賦予新時代的說法,需要巨大的勇氣和魄力。第三,進入新時代也是一個長期執政的政黨提振政黨精神狀态的戰略舉措和戰略方案。正是通過宣告進入新時代,表明我們現在必須大膽開拓創新,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新作為。第四,新時代是以客觀曆史進程作為依據的。支撐新時代走到今天的,不是光靠偶然性,而是基于一種客觀曆史必然性,宣告新時代為接下來努力的方向、要着力解決的主要矛盾提供了現實依據。此外,還必須處理好新時代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與大的曆史時代、與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關系,關于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和發展中國家的定位問題可以展開大膽探讨,對此要有更加長遠的考慮。

陳文旭:我們可以從四個角度來看馬克思主義曆史觀、時代觀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内在關聯。馬克思主義曆史觀就是曆史唯物主義,即唯物史觀。馬克思恩格斯列甯和中國共産黨的時代觀,是馬克思主義時代觀在不同時代場域的具體運用,都是對各自的時代特征、時代主題、時代發展道路的科學定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是在馬克思主義曆史觀即曆史唯物主義哲學觀指導下形成的,體現出對馬克思主義時代觀的繼承和發展,實現了馬克思主義時代觀新的飛躍。我們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還可以從理論形态和實踐形态兩個角度來看,從馬克思主義最新理論形态的視角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從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實踐的視角來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具有世界性的意義和國際性的影響。

魏志奇:在分析新時代時不能沒有解釋地直接套用馬克思、恩格斯的時代觀,需要具體而深入地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與馬克思、恩格斯、列甯所講的時代理論在基本要素和基本特征方面的同與不同。馬克思、恩格斯所講的時代的劃分标準是以生産方式和經濟制度的變化為标準,他們談的曆史大時代是從揭示人類發展規律的層面來談的。列甯特别強調了時代的特征問題,并且他把分析時代特征作為了解新時代問題的前提。我們今天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這樣新時代,這個新時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事業當中的新的曆史方位,根據列甯的說法,對新時代的基本特征的概括是了解這個時代很多具體特點的前提。最後,我們在理解了新時代以後,還可以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變化的角度對新時代的基本特征問題應該做一個更深入的研究。

汪越:在分析新時代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二者之間的關系時,可以從曆史唯物主義出發,從馬克思主義世界曆史理論的延伸角度來分析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和我們所處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間的關系。我們今天所面臨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問題呢?當二戰以後建立的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全球勞動力剝削和金融剝削體系面臨危機時,這樣一個原有的秩序出現了一定的變動,它有向新秩序發展的潛在動力,但新的秩序還沒有徹底形成,在這樣不穩定的狀态下,我們才說我們面臨的是一個變局。回顧我們之前走過的世界曆史發展道路,可以說經曆了從以商品資本到以金融資本到以生産資本為指導方式的過程。在這一背景下,需要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來面對當前世界曆史中的大變局。

beat365官方网站将繼續秉持“理論為本、内容為王、問題導向、形式創新”的理念,努力辦好“beat365新思想集體備課研讨會”系列活動,打造“北大思政課”教學品牌,助力全國高校馬院更好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更好做到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

(專家學者照片來自網絡)

 

 

文字稿整理| 林嵩 周耀華 孟勝彥

撰稿| 龍昌蔚

審稿| 陳培永 陳文旭 曲建英

排版| 瞿楊 陳藝文

海報| 魏琰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