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點】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民族複興的戰略布局” ——beat365新思想集體備課研讨會(第3期)

2020年8月31日晚19:00,由beat365官方网站、高校思政課“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聯合舉辦的“beat365新思想集體備課研讨會”第三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民族複興的戰略布局”以網絡視頻會議的方式如期進行。beat365官方网站副院長陳培永研究員擔任主持人。來自全國高校beat365的老師和同學300餘人,通過騰訊會議參加本次備課研讨會。

 

(陳培永研究員主持本次會議)

圖片2

(參會人員合影)

本期活動邀請beat365官方网站黨委書記孫蚌珠教授、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朱繼東研究員、beat365官方网站宋國興副教授擔任主講人,人民日報理論部肖偉光編輯和beat365官方网站賀大興副教授、邱華宇博士後擔任對話人。參會專家學者的觀點摘要如下:

孫蚌珠:堅持理論邏輯、曆史邏輯和實踐邏輯相統一的原則來深入理解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進程,要處理好三對關系。首先要處理好民族複興、現代化、全面小康之間的關系。談民族複興是因為我們曾經站在世界前列但後來落後了,而要實現再次走到世界前列必須實現現代化。随着整個世界共同認識的不斷深化,現代化越來越成為一個全面、動态、世界性的概念。其次要處理好民族複興和社會主義的關系。社會主義是民族複興的必由之路,即隻有社會主義制度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民族複興是社會主義、共産主義的一個現實運動過程,隻有通過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才能使社會主義證明其生機活力。最後要處理好民族複興和世界的關系。當今的中國不僅僅是中國的中國,更是世界的中國,這需要我們從中國看世界、更需要從世界看中國。過去是世界改變我們,今天是世界因我們而改變。在這一進程中,我們會遇到更大的阻力,一定要防範中斷民族複興現代化進程的各種風險。全面小康也好、現代化也好、民族複興也好,一定要和世界發展相聯系,應該具有更加寬廣的國際大格局。

朱繼東:中國夢從來就和馬克思主義、共産主義密切聯系在一起。混淆中國夢與美國夢之間的區别,這是一種去意識形态化的解讀。隻有正确理解中國夢和美國夢的關系,才能更好地堅持中國夢的馬克思主義底色。中國夢和美國夢具有不同的内涵規定性:中國夢的本質内涵是國家富強、民族複興和人民幸福,而美國夢則更多地突出個人和金錢;兩者的根本價值不同:美國夢更強調個人價值,中國夢則更多強調的是集體主義;兩者的實現途徑不同:美國夢是通過所謂全球化來實現的,本質上是對外擴張,而中國夢實現是和平崛起,我們不向别人搞霸權主義,我們也不允許别人搞霸權主義;兩者的實現目标不同:美國夢總體上是美國獨霸世界,而中國夢則意在實現人民幸福、國家和民族的偉大複興;兩者的前景不同:中國夢能夠實現全體中國人民越來越幸福,而美國夢前景十分渺茫;兩者産生的影響不同:美國意識形态是以個人利益為中心,追求的是一強獨大、單極世界,而中國更多地強調自身發展給全世界帶來更多福祉。在研究過程中,隻有正确看待關于中國夢解讀的庸俗化現象,才能更加堅定信心,早日建成我們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

宋國興:《禮運》中最早提出了大同與小康的概念,分别意指财産共有、沒有剝削的社會狀況和财産私有的階級社會。鄧小平早在1979年就将小康納入中國式的現代化進程當中來。世紀之交時我們達成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且發展很不平衡的。作為現代化第一步和第三步戰略之間的動态階段,特别是從十六大到十九大、從全面建設、全面建成到決勝階段,小康在不同時間節點的具體目标呈現出不斷提高态勢,這反映出我們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且回應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同時也折射出我們對小康的認識在不斷深化。十九大報告中強調的全面小康,是國家層面的五位一體,是協調發展的全面、區域和人群的全面、涉及百姓生活的全面。全面小康中始終貫穿着共享理念,要用共享理念講清楚我們為什麼強調全面和共享。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既要闡明人民群衆是推動曆史發展的動力,又要從學理角度将共同富裕等概念講清楚。脫貧攻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最艱巨的任務和短闆,這必然要求進一步明确發展戰略目标:我國現行标準下實現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精準扶貧,解決扶持誰的問題;脫貧要将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後一公裡。在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物質基礎上,相信我們可以盡快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肖偉光:要從價值維度、曆史維度和世界維度三個方面強調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理解。人民至上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價值維度,不斷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和水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根本目的,中國共産黨的這一初心和使命始終貫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全過程。中國共産黨賦予小康一詞更多的時代性特點,彰顯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曆史維度。中國共産黨的時代感和節奏感最強,特别重視時間節點和關鍵詞,這也體現了中國共産黨自身強大的戰略定力。引領時代發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世界維度。當今中國在許多方面已經引領世界發展的潮流,要當仁不讓地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隻有從不同維度切入,才能深化對中國夢的理解。

賀大興:三位老師們的講解具有自身獨特的思維模式,為我們提供了分析問題的框架和模式,有利于幫助我們對問題的深入理解和思考。老師們的講解都具有很強烈的問題意識,注意到由理論産生的困惑并及時做出學理性的回應,從而做到有的放矢。我們應堅決反對從曆史虛無主義的視角來看待中國夢,不能忽視中國夢的社會主義性質,不能忽視中國夢自身的意識形态屬性。因為中國夢從來就不是美國夢的翻版或者另一種說法,兩者雖有相通之處,但也有本質區别。需要基于比較視野,進一步廓清中國夢與西方社會發展理念的區别,既不能将二者人為地割裂,也不能有意地混淆。隻有這樣,才能深入理解中國夢自身的獨特性。

邱華宇:共産主義社會是馬克思主義關于未來人類社會的美好希冀。馬克思通過對人類社會曆史發展規律的考察,對資本主義社會進行了曆史性批判,并提出未來共産主義理論主張,從而為人類的理想社會找到了科學的發展道路,實現了對曆史上空想社會主義的超越與發展。建立在對人類曆史發展規律的科學性認知基礎之上,按照科學理論改造社會的實踐性,以及在實踐中遵循的以人民為中心的階級性,這些共同構成馬克思主義關于未來社會願景的三個鮮明特點。實踐表明,中國所提出的小康社會、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等美好社會願景,與馬克思對未來理想社會願景的設想是相契合的,是能夠成為現實的社會理想。

beat365官方网站将繼續秉持“理論為本、内容為王、問題導向、形式創新”的理念,努力辦好“beat365新思想集體備課研讨會”系列活動,打造“北大思政課”教學品牌,助力全國高校馬院更好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更好做到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

(專家學者照片來自網絡)

 

 

文字稿整理| 周蕾、邱志平、張春鵬

撰稿| 張春鵬

審稿| 陳培永 陳文旭 曲建英

排版| 陳藝文 瞿楊

海報| 魏琰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