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點】 “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 ——beat365新思想集體備課研讨會(第8期)
2020年9月11日19:00,由beat365官方网站、高校思政課“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聯合舉辦的“beat365新思想集體備課研讨會”第8期“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以網絡視頻會議的方式如期進行,會議由beat365官方网站副院長宋朝龍研究員主持,來自全國高校beat365的老師和同學270餘人,通過騰訊會議參加了本次備課研讨會。
(宋朝龍研究員主持本次會議)
(參會人員合影)
本期活動邀請吉林大學beat365韓喜平教授、beat365官方网站副院長王在全教授、南開大學beat365院長劉鳳義教授和中央黨校報刊社副總編輯熊若愚擔任主講人,beat365官方网站封世藍助理教授、杜沖霄博士後和中國農業大學beat365王娜副教授擔任對話人。參會專家學者的觀點摘要如下:
韓喜平:理解新發展理念,需要從它的提出過程、發展脈絡、内在關系等方面着手。十八大以來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态,黨中央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十八屆五中全會把五大發展理念表述為新發展理念,其實質就是強調新發展理念是一個相互貫通、彼此聯系的有機整體。而高質量發展同樣經曆了一個形成過程: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面臨經濟增速換擋期、結構調整鎮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種疊加新常态,如何探索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更強的發展路子成為重中之重;十九大以來面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新變化以及國際局勢和環境的深度調整,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到高質量發展成為曆史必然。從本質上來看,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具有高度的内在一緻性。其中,新發展理念本身相輔相成,具有整體性、協調性、包容性和可持續性等特點,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正是高質量發展的内核。新時代實現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部署,最終要落實到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上去,因為人民是高質量發展的推動者,也是高質量發展的受益者,高質量發展既要調動最廣大人民的積極性,也要讓人民感受到發展帶來的獲得感。因此,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一定能夠實現以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
王在全:經濟是發展的中心環節,而發展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所在。因此,隻有發展才能築牢我們繁榮富強的物質基礎。新發展理念是在總結國内外發展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特别是針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新問題、新矛盾而提出來的,必将成為今後一段時期指導我們經濟的指揮棒,起着管根本、管長遠的作用。創新解決發展的動力問題,發展的動力決定了發展的速度、效能,抓住創新,才能抓住關鍵,抓住牛鼻子。從馬克思主義看創新的本質,創新作為人類特有的活動,确定了人是有意識、富于智慧的高等生物。創新的主體是人民大衆,創新包括科學創新、技術創新、制度創新三種基本形式,并且科技創新是生産力發展的重要因素。協調是解決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問題,主要是我們的區域、城鄉、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之間存在着不平衡。協調發展的重點是促進城鄉協調發展,促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同步發展。綠色發展解決的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問題,綠色、循環、低碳的發展,是當今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方向。開放主要解決發展的内外聯動問題,在互利共赢的原則下,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共享主要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突出人民主體地位,切實以發展來保障民生、增進人民福祉,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
劉鳳義:結合經濟發展新常态的特點、新時代主要矛盾以及外部環境新變化,應從四個維度全面把握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豐富内涵:第一,從新發展理念的角度看高質量發展,新發展理念是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對高質量發展起着根本引領作用;第二,從供求關系的維度看高質量發展,供求關系在流通領域體現的問題必然要求進一步滿足多樣化、個性化需求;第三,從生産和分配關系的維度看高質量發展,生産和分配涉及經濟發展的根本性、深層次問題,隻有保證生産是高質量的生産,才能真正實現高質量發展;第四,從國民經濟整體循環維度看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應該實現生産、流通、分配、消費循環暢通,關鍵是能夠讓高質量發展良性循環起來。現代化經濟體系旨在推動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目标,既要借鑒發達國家有益做法,更要符合中國國情、彰顯中國特色。如果說以人民為中心是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靈魂,那麼新發展理念就是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中樞神經。這就必然要求實行鄉村振興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推動農村經濟和區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同時堅持合作共赢,打造高質量世界經濟,實現各國經濟社會協同進步、共同繁榮。
熊若愚:新發展階段要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一方面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展變化帶來的新特征和新要求,辯證認識和把握發展大局,在暢通國内大循環中實現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深刻認識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為面對更多逆風逆水的外部環境,應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在促進國内國際雙循環中實現高質量發展。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把握世界大勢和發展規律,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新變化,做出了加快形成以國内大循環為主體,國内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戰略部署。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在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同時,必須始終牢牢把握擴大内需這個戰略基點,着力在擴大内需和擴大開放兩個方面下更大的工夫。構建新發展格局要繼續用好用足改革這個關鍵因素,要善于運用改革思維和改革辦法,統籌考慮短期應對和中長期發展,既要在戰略上布好局,也要在關鍵處落好子。為此,必須從五個方面着力:一是着力壯大新發展動能;二是着力激發新發展活力;三是着力打造綠色發展新優勢;四是着力打造國際合作和競争性優勢;五是着力擴展社會發展新局面。
封世藍:新發展理念是在總結國内外經驗教訓以及結合中國發展大勢中提出來的,也是基于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和現實問題所做出的重要論斷。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住了創新就抓住了發展的牛鼻子,創新包括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隻有兩者兼顧,才能解決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動力問題。協調是持續發展的内在要求,協調發展就是要找短闆,在補短闆上挖掘發展潛力。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生态環境質量持續好轉。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中國始終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享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新發展理念标志着黨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高度,隻有全面綜合地看待新發展理念,才能實現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王娜: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具有内在的本質同一性。新發展理念不僅引領發展方向,而且融入到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全過程,需要立足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來解讀新發展理念新在何處。新發展理念體現了生産力和生産關系的二者統一,既有生産力的層面,也有生産關系的層面。新發展理念是辯證統一的有機整體,例如創新不是封閉的創新,而是在開放條件下的創新,創新的成果必須讓廣大人民共享。把經濟高質量發展落實到實踐層面,需要從三個方面着力:首先需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産業結構,做大做強制造業;其次要用好改革開放和科技創新兩個輪子共同驅動,通過深化改革激發創新活力,重視科技創新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推動作用;最後要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體制機制保障,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杜沖霄:無論從核心理念還是從方略目标看,習近平經濟思想都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具有内在的邏輯性。關于新發展理念需要把握三個問題:第一,國際局勢風雲變幻對于我國新常态以及經濟從高速增長到高質量發展的判斷有沒有豐富與發展,其中的變與不變應該如何把握。第二,在高質量發展中,協調發展理念具有内生性特點,而内生性在操作過程和實現目标中如何體現。第三,構建現代經濟體系要處理好金融和實體經濟的關系,而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如何實現協同發展。
beat365官方网站将繼續秉持“理論為本、内容為王、問題導向、形式創新”的理念,努力辦好“beat365新思想集體備課研讨會”系列活動,打造“北大思政課”教學品牌,助力全國高校馬院更好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更好做到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
(專家學者照片來自網絡)
文字稿整理| 樊欣婷 孟勝彥
撰稿| 孟勝彥
審稿| 陳培永 陳文旭 曲建英
排版| 瞿楊 陳藝文
海報| 魏琰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