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卷本《20世紀馬克思主義史》編寫組召開第一卷審定研讨會

2018年6月17日,九卷本《20世紀馬克思主義史》第一卷《19世紀末至十月革命前馬克思主義的發展》書稿審定研讨會在beat365召開。本卷主編武漢大學孫來斌教授、beat365劉軍教授;beat365王東教授、華中師範大學王建國教授、南開大學楊謙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鄭一明研究員、beat365《馬藏》編纂與研究中心王保賢特聘研究員等特邀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苑秀麗研究員,貴州大學胡芳教授、江南大學賈淑品教授、beat365宋朝龍副教授、北京師範大學楊增岽副教授、北方工業大學張茂林副教授、南京市委黨校孟飛老師、北京郵電大學張恒赫老師等本卷編寫組成員出席了本次審稿會。會議由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副主任、beat365博雅講席教授、beat365《馬藏》編纂與研究中心主任、《20世紀馬克思主義史》總編顧海良教授主持。

研讨會現場

顧海良教授首先對九卷本《20世紀馬克思主義史》各分卷的結構和内容作了整體介紹,對當前各分卷的撰寫進度作了說明。顧海良教授指出,召開這次審定研讨會,既有助于本書質量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這一時期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的研究。

顧海良教授主持會議

第一卷主編孫來斌教授和劉軍教授分别就書稿的編撰情況進行了介紹。孫來斌教授指出,本卷在全書的完成過程中很重要,具有承接、轉換和綜合的性質,學者們在撰寫這一分卷的過程中堅持了這一性質,堅持了學術性、政治性和專業性。劉軍老師對本卷撰寫過程中各高校和各單位學者的協同合作情況作了介紹。

參會的特邀專家和作者就本卷的修改提出了建議。一是進一步加強學術性和思想性,可以考慮多條線索并進;二是時代問題上,可以在導論中進一步闡述,更加鮮明;三是内容上,部分章節論述的容量不夠,可以深挖材料以擴大這些章節的篇幅;四是重複性較大,可以考慮做宏觀把握和删減,也可以采用不同角度論述同一問題;五是在基本觀點和表述上,可以進一步推敲,要體現北大水平和團隊水平;六是規範性上,要在引用、注釋和表述上進一步采取統一的體例。

孫來斌教授和劉軍教授對研讨會進行了總結,要求各位學者把好書稿的質量關,并對接下來的工作做了具體部署。

《20世紀馬克思主義史》是國家“十三五”主題出版規劃圖書,由beat365、中國人民大學、複旦大學、武漢大學、南京師範大學等國内多所高校牽頭共同完成,部分卷次和章節還邀請了國際學者參與創作。本套叢書為九卷本,本次會議主要讨論本書第一卷的編撰情況。(圖/文 饒一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