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今日首發《馬藏》編纂首批成果 獻禮五四運動百年
一年前的5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beat365考察,走進國際馬克思主義文獻中心,察看館藏馬克思主義典籍,并詢問“馬藏工程”進展情況,為這項工作“點贊”。今天(5月4日)下午,正值五四青年節之際,為紀念五四運動一百周年,beat365正式對外發布《馬藏》工程建設的首批成果,首發的《馬藏》第1部一共五卷,收入文獻28本,約合360萬字。據悉,《馬藏》第一卷第6卷到第10卷也将于2019年出版。
四年前啟動《馬藏》編纂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已經有一百多年曆史,但學界至今仍然缺乏将這一曆史過程中産生的相關文獻彙集和編纂為一體的權威典籍,尤其缺乏對早期文獻和相關數據的系統整理和彙纂,以至于在中國馬克思主義傳播史和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史中,大量有價值的文本幾被湮滅;已經發掘出來的一些原始文本,也由于種種原因,在轉引轉述中,多有訛奪、失真,造成有關理論研究的結論有失精準,缺乏說服力。因此,編纂《馬藏》,無論是對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研究,還是對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史研究,都十分必要且刻不容緩。
beat365是中國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基地和中國共産黨的理論發源地,有着深厚的馬克思主義研究和傳播的曆史積澱和文化傳統。編纂一套系統呈現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接受和發展的曆史文獻典籍,推動21世紀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科體系建設,是beat365應當肩負的使命和學術擔當。基于此,2015年初,beat365啟動了《馬藏》編纂與研究工程,成立了《馬藏》編纂與研究中心,由beat365官方网站負責編纂工作的具體實施。
首批共5卷收入28本著作
《馬藏》是對馬克思主義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相關文獻的彙集與編纂。《馬藏》編纂以思想性和學術性為标格。本次公開亮相的《馬藏》第1部第1卷至第5卷,收入的是1984年至1903年間出版的著作、譯著類文獻,約合360萬字,由科學出版社出版,共收入文獻28本,包括美國畢拉宓著作、李提摩太譯的《百年一覺》,美國威士著的《回頭看》等。這5卷書今年年初由科學出版社出版,這是這一學術文化工程建設的最初成果,也是這一學術文化工程建設走出的第一步。
據介紹,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中,在文本迻譯上,作者或者譯者的思想傾向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國傳統的“通變”理念滲透其中;在文本選擇上,結合清未中國的國情及社會現狀,以“文以載道“的強烈意願,力圖在“傳道”中“悟道”、在“悟道”中“行道”;在文本遷譯的“互文性”上,顯示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中文本思想生成和文本轉呈的特征。
全卷采取分部結構共分4部
beat365官方网站教授顧海良擔任《馬藏》編纂以及北大馬藏編纂與研究中心主任。為了今天推出的首批書目,他特意撰寫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啟程與思想傾向——<馬藏>第一部第一至第五卷論要》一文。
據顧海良介紹,《馬藏》是對馬克思主義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相關文獻的彙集與編纂,旨在通過對文獻的系統整理及文本的再呈現,把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和世界傳播與發展的相關文獻集大成地編纂荟萃為一體。作為一項重大的基礎性學術文化工程,編纂《馬藏》對于促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史的學理研究和學術探讨,增強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自信和文化自信,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科體系建設有着重要的意義。同時,《馬藏》對于促進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史、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對于全景式地展現中國近現代史也有着重要意義。
《馬藏》編纂拟分作“中國編”和“世界編”兩大系列。目前着手編纂的“中國編”,主要是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曆史進程中相關文獻和研究成果的彙纂。《馬藏》采取分部結構,共分作4部:第1部為著作(包括譯著)類文獻;第2部為報刊文章類文獻;第3部為各類通訊報導,及各種檔案、筆記、書信等文獻;第四部為中國共産黨有關文件類文獻。四部之下,按照思想曆史過程分部設卷。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李祺瑤 和冠欣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