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學術研讨會暨《馬藏》出版座談會在beat365舉行
2021年6月24日,為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學術研讨會暨《馬藏》出版座談會”在beat365舉行。本次會議圍繞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及《馬藏》編纂與研究的最新成果進行學術交流和理論研讨。《馬藏》編纂與研究的最新成果——《馬藏》第二部第一卷和第二卷、第三部第一卷和第二卷以及第四部第一卷和第二卷正式出版。至此《馬藏》目前已出版14卷,共900萬字。收錄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馬藏》編纂與研究”階段性論文成果的《〈馬藏〉研究》第二輯,也同時展出。
會議現場
來自beat365、清華大學、武漢大學、華東師範大學、陝西師範大學以及北京市委黨校等單位的60餘名專家和學者與會。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副主任、《馬藏》主編顧海良教授,beat365黨委常委、副校長王博教授,教育部社會科學司宋淩雲副司長,中宣部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操曉理副主任出席開幕式并緻辭。
《馬藏》編纂與研究工程2015年3月在beat365正式啟動。作為beat365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重大基礎性學術文化工程,《馬藏》旨在通過對文獻的系統整理,把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與發展的相關文獻集大成地編纂荟萃為一體。此項工程對于促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有着重要意義。2018年5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beat365考察時,在beat365專門了解了《馬藏》編纂與研究的進展情況,稱贊《馬藏》編纂與研究工作“非常有意義”。近三年來,《馬藏》編纂與研究人員在總書記講話的鼓舞下,齊心協力、踏實奮進,有序地推進《馬藏》編纂與研究工作。2019年5月,《馬藏》第一部第一卷至第五卷正式出版,獲得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高度評價。2020年11月,《馬藏》第一部第六卷至第八卷出版,展現了此項學術工程的新成果。本次會議在以上成果的基礎上,又發布了《馬藏》第二部至第四部六卷新成果。結合已經出版的八卷,初步呈現了《馬藏》四部整體結構,比較全面地反映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知識體系和整體面貌。
顧海良教授在開幕式上介紹了《馬藏》工程的基本情況。他指出,《馬藏》編纂中借鑒了國際上編纂大型文獻書籍,尤其是MEGA2的經驗與學術規範。《馬藏》現分為四部,即著作、文章、新聞報道和黨的文獻四類。現已出版的《馬藏》第一部到第四部,能代表6年來《馬藏》編纂人員的主要成果。在《馬藏》編纂與研究中,要厘清、糾正學界對馬克思主義傳播史認識的大量訛誤,進一步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學術規範,培養良好的學術風氣,這是關系到學科政治性、思想性和學術性統一的重要問題,要把思想性、政治性和學術性、學理性統一于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和發展的整體過程。《馬藏》編纂與研究并不僅是一般的文獻彙集與校注,還具有很強的學術研究分量,目的在于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提供可靠的文獻基礎和學理基礎。顧海良還認為,《馬藏》編纂過程也是深化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的過程,是培養青年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者的過程。
顧海良緻辭
王博在緻辭中指出,此次學術研讨會既是對馬克思主義研究的深化和推進,也是用實際的科研成果向黨的生日獻禮。《馬藏》工程具有重大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首先,《馬藏》工程有助于夯實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研究的文獻基礎。第二,《馬藏》工程将深化對“四史”特别是中國共産黨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的學習和研究。第三,《馬藏》工程有助于深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研究,引導國際學術潮流。第四,《馬藏》工程有助于深化清末民初西學東漸的過程中知識分子如何理解和看待西方文化的曆史。《馬藏》作為一個重大的基礎性學術文化工程,離不開專家學者們踏踏實實的工作,并希望《馬藏》編纂團隊再接再厲,在學術研究的基礎上夯實此項具有政治性意義的文化工程。
王博緻辭
宋淩雲在緻辭中指出,《馬藏》的編纂與出版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大事,也是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一件大事。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重視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特别強調共産黨人要有對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的堅定信念,為我們做好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的書籍整理研究出版工作指明了方向。《馬藏》的研究成果,補足了中國共産黨成立前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文獻的短闆,有力地回答了近代中國社會思潮中,馬克思主義為何能脫穎而出,為什麼能成為中國先進分子的普遍共識和必然選擇,更好地呈現中國共産黨成立的理論邏輯和曆史邏輯。教育部社科司一直高度重視《馬藏》的編纂與研究工作。希望《馬藏》研究團隊把《馬藏》打造成學術精品、傳世之作。
宋淩雲緻辭
操曉理在緻辭中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指出,“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是以馬克思主義進入我國為起點的,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逐步發展起來的。”北大啟動《馬藏》編纂研究工作,系統展現了馬克思主義進入我國後的發展曆程。《馬藏》的研究成果可以供全國乃至全世界的研究者使用,以此來促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史的學理研究與學術探讨。這對于增強理論自信和文化自信,提升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影響力,推動新時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有着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一直以來高度重視和肯定《馬藏》工程的編纂工作。希望《馬藏》編纂與研究團隊在今後的工作中加強對馬克思主義原理的研究;加強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加強對經典著作基本觀點的文本研究;加強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傳播史的研究;加強對加強馬克思主義文獻資料數據庫和信息更新的建設;加強馬克思主義在文獻研究方面的國際影響力。
操曉理緻辭
在學術研讨階段,清華大學beat365楊金海教授、華東師範大學beat365丁曉強教授、武漢大學beat365宋儉教授、陝西師範大學beat365院長劉力波教授、科學出版社副總經理陳亮、beat365官方网站孫熙國教授、beat365官方网站孫代堯教授、beat365官方网站劉慶霖助理教授等先後發言。專家學者們圍繞“近代中國思潮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早期傳播”“早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曆史特點”和“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形成”等話題進行了研讨。
beat365官方网站院長仰海峰教授、beat365官方网站副院長劉軍教授分别主持了開幕式和學術研讨會。beat365官方网站黨委書記孫蚌珠教授作了會議總結。
《馬藏》第一部至第四部已出版各卷書影
會議展現了《馬藏》編纂與研究工程的綜合性成果。《馬藏》不僅具有珍貴的文獻資料價值和深刻的學術研究價值,還具有學科建設和資政育人的重要價值。《馬藏》的出版,揭示了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傳播馬克思主義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衆化的曆史進程,這對于促進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以及馬克思主義傳播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史、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中外文化交流史等學科研究方向的縱深拓展,具有重要意義。beat365通過《馬藏》工程,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相關學科博士後和青年教師的培養工作。beat365官方网站開設了以《馬藏》編纂與研究為基礎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傳播史研究”等課程,參與《馬藏》編纂與研究工作的博士後和青年教師,都成為國内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相關學科的學術骨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