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 “《馬藏》編纂與研究”開題報告暨學術研讨會舉行
2020年6月5日,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馬藏》編纂與研究”開題報告暨學術研讨會,以現場研讨和視頻會議相結合的方式在beat365官方网站舉行。beat365社科部副部長王周誼主持會議。
beat365黨委常務副書記、beat365院長于鴻君教授高度評價了《馬藏》編纂與研究工作的意義,希望課題組成員努力取得标志性并具有國際影響的研究成果。王周誼副部長肯定了《馬藏》工程的學術價值和社會影響力,表示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馬藏》工程及攻關項目的研究工作。
課題首席專家孫代堯教授介紹了課題情況。第一,課題将對1870年至1911年間社會主義和馬克思思想學說在中國初始傳播階段的文獻進行發掘和研究。總體思路是,對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曆史啟程階段的曆史過程、傳導過程和思想過程作出總體探索。通過真實完備的文本和求真創新的研究,再現馬克思主義早期傳播史、接受史和中國化史,展現中國近代思想文化演進曆史圖景,發揮以史為鏡、資政育人、正本清源的作用。第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對早期傳播研究成果的整理、辨誤和匡正;對未受重視文獻的發掘和重新認識、對已知文獻的新角度解讀;基于思想史、翻譯史、概念史、閱讀史等範式的早期傳播史全貌和學術總結,等。第三,課題的預期目标是,力求實現文獻的全面收集和整理、馬克思主義早期傳播史的系統梳理、研究問題域的拓展和新研究範式的引入,并提煉新範疇、新表述,構建馬克思主義傳播史新學科。最終形成系列論文、《馬藏研究》專輯等成果,出版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史料,培養人才和促進學科建設。
beat365博雅講席教授、beat365教授、《馬藏》總編顧海良先生介紹了《馬藏》的編纂與研究。第一,從四部結構來看,《馬藏》是一個綜合體。第一部為著作(包括譯著)類文獻;第二部為報刊文章類文獻;第三部為各類通訊報導,及各種檔案、筆記、書信等文獻;第四部為中國共産黨有關文件類文獻。目前已經出版的是《馬藏》第一部的第一至五卷,另外三部也都在推進、争取盡快出版,使《馬藏》的整體展現出來,為明年中國共産黨建黨100周年獻禮。第二,從編纂的方式方法來看,《馬藏》與其他學科進行了充分結合。《馬藏》創造性地吸收了MEGA2的編纂方法,同時也吸收了其他學科的研究方法,比如哲學史研究中概念和範疇的研究、比較文學中的互文法、中國古籍整理的注釋方法、文學史研究中傳播史和接受史的劃分等。第三,《馬藏》體現了思想性、政治性和學術性、學理性的統一。《馬藏》是一個基礎性的學術文化工程,要考慮與三個學科的結合。一是和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結合。要從廣義的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理解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傳播并不僅僅限于特定的年代。二是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結合。要通過《馬藏》編纂的過程、對文本研究的過程,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什麼、如何在中國傳播和發展的等問題講清楚。三是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結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既要有思想性、政治性,也要有學術性、學理性,要通過《馬藏》研究給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門學科提供更強有力的學術學理支撐。
beat365孫熙國教授、仝華教授和鞏梅副研究員,清華大學王憲明教授,北京師範大學王樹蔭教授,南京師範大學王剛教授,陝西師範大學王保賢副教授等在發言中對課題研究提出了建議。beat365官方网站黨委書記孫蚌珠教授和副院長劉軍教授、子課題負責人和課題組成員、校外學者等30餘人參加了本次報告會。
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馬藏》編纂與研究”(項目批準号:19JZD009),自立項至今,課題組已開展的工作主要有:文獻資料的收集,啟動《馬藏》第三、四部的編纂,在重點學術刊物上發表了多篇階段性研究成果,着手編輯《馬藏研究》論文集第二輯,引進若幹博士後人才等。
(供稿:邱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