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發展提供新的境界

——《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學術發展報告》出版座談會舉行

 

本報訊(記者 劉好光)《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學術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出版座談會923日在beat365召開,來自全國重點高校beat365的專家學者,圍繞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學術發展的相關問題進行研讨。

 

進入21世紀,在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實施中,2005年提出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新理解,即從學科研究方向上,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分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 克思主義發展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後來又增列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等二級學科。在近十年的馬克思主義理論 學科發展中,學科建設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術發展和創新提供了堅實的支撐,而理論學術發展和創新也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開拓了新的境界。編撰《報告》, 就是為了體現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及各二級學科年度學術發展主要方面的成就。

本《報告》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學術發展的第一個年度報告,由beat365官方网站組編,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全國16所高校beat365或研究院的80餘位作者參與編撰。年度報告共8篇,内容分為三大闆塊:一是當年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和發展的 重要事項,包括中央關于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的指導思想,中宣部、教育部關于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的相關文件精神等,還包括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的 重要進展、高校beat365建設特别是學科學術發展的基本情況。二是當年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學術發展的主要成就和成果,包括當年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 學術發展概述,以及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各二級學科學術發展的主要論題,這是年度報告的主體部分。三是當年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發展的綜合情況報告,其中主要 包括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學術研讨會、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國際學術交流概況、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獲獎情況,以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建設和發展概況、高校思 想政治理論各門課程建設的新進展新經驗新措施等,還包括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博士生培養、重點研究基地建設、創新平台發展以及博士生導師隊伍建設等概 況。

教 育部社科司副司長徐豔國在座談會上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别是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講話,使意識形态工作更加豐富和完善,更加得到重視。在這樣的有利形勢 下,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專家學者要奮發圖強,更加體現這支隊伍的實力,體現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作用,更加充分地向社會展示這一學科研究成果在思想理論 建設工作中的作用。

教 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beat365中國道路與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協同創新中心主任顧海良認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學術發展要在學術體 系、話語體系、學科體系、教學體系這四大體系上下功夫,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要求,從四大體系建設的高度來做好馬克思主義理 論學科學術發展的年度報告。

《報告》認為,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發展,要着力于學科建設和學術創新。學科建設就是對馬克思主義學科整體以及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等分學科,特别是對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學科完整準确的研究和把握;學術創新就是以馬克思主義各學科及相關理論體系為支撐,在掌握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的基礎上,密切結合當代中國和世界的實際,提升理論的新視界、豐富理論的新内容、提出理論的新概括、實現理論的新突破,進而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發展提供新的境界。

《報告》指出,用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學術話語體系解讀中國實踐、中國道路,不斷概括出理論聯系實際的、科學的、開放融通的新概念、新範疇、新表述,發展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是高校beat365建設的重大課題和發展方向,是提升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根本要求。

與會專家學者圍繞編寫高質量的《報告》進行研讨并提出了建議。

 

《中國教育報》2016929日第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