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全國高校beat365院長論壇在京召開
會議現場 本網記者 王海鋒/攝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王海鋒)建設一流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是一項戰略性基礎工程,對于落實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發展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建設21世紀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2005年以來,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實現了大發展、大跨越,但也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為總結經驗,研讨問題,更好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發展,4月28日,beat365官方网站、“中國道路與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協同創新中心聯合在 北京舉辦了主題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發展現狀與前景展望”的第五屆全國高校beat365院長論壇,來自beat365、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 大學、武漢大學、南開大學、複旦大學、山東大學、蘭州大學、吉林大學等近150所大學的180餘位專家學者圍繞“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發展狀況”、“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發展的經驗和問題”、“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機遇與挑戰”、“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發展的方向和前景”等問題展開了深入交流。
在開幕式上,教育部社科司陳矛副巡視員、beat365官方网站執行院長孫熙國教授分别緻辭,beat365官方网站黨委書記孫蚌珠教授主持開幕式。
陳矛指出,2016年是我國“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我們在各個領域都在制定發展規劃,研究我們新形 勢并未來發展進行思考,今天全國beat365的院長齊聚北京,就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發展現狀與前景展望問題進行研讨,意義非常重要。客觀地講,對于馬 克思主義學科的發展,我們應該站在繁榮和發展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高度來看待,以建構具有中國特色的哲學社會學理論體系為目标。因而,在馬克思主義學科的建 設問題上,要正确處理好馬克思主義學科與其它哲學社會科學學科的關系,要擺脫封閉狹隘的自我保護主義,打破學科壁壘,促進學科交叉融合,進而在相互借鑒中 攜手并進。
孫熙國認為,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自2005年設立以來,形成了包含6個二級學科的學科體系,回顧過去十多年的發展,我們看到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一 直在快速發展,并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宣傳工作,密集地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文件,各地各部門也出 台各種貫徹落實的具體政策和措施,這讓我們感受到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正受到高度重視,可以說,馬克思主義學科正面臨着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當下馬克思主義 學院研究基地的機構建設,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的建設,馬克思主義專業人才隊伍建設都取得了彌足珍貴的發展,基本形成區域分布相對合理,學科體系更加完 備,人才隊伍不斷優化的良好格局。尤其是近年以來學科成果更加豐碩,國際學術交流顯著增加,不僅拓展了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的國際視野,更讓中國的馬克思主 義理論研究增加國際影響力,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教學研究和應用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和平台。但是,直面現實,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仍然存在衆多問題,面臨嚴峻 挑戰。例如,在教學上,在信息化的時代學生的思想和行為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的教材和課堂還存在着理論和實踐相脫節、難以真正說服打動學生的現象; 在研究上,馬克思主義研究的成果數量雖然比較多,但是質量還有待于進一步的提高,如何回答時代問題,回應學生訴求等方面需要繼續開拓新局面;在研究教學隊 伍建設上,師資梯隊存在一定的斷頭現象,等等,這些現象與時代的發展、與黨和人民對我們的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需要我們下大力氣解決。展望未來,我們需要 從這麼幾個方面着手: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發展需要有新思路、新理念、新概念、探索出學科發展的新路徑;要堅守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彰顯馬克思 主義的批判精神和現實關懷,以馬克思主義自身的科學性、真理性說服大衆;要直面變化時代和問題,理論聯系實際,以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回應現實的挑戰,在中 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境界中展現馬克思主義的無限生機和活力;馬克思主義學科的建設要遵循一般學科發展的普遍規律,要結合實際讓馬克思主義自身特點與其它學科 互相融合,取長補短,突出優勢,在構建中國學術話語體系中再現馬克思主義的創造活力。
據悉,“全國高校beat365院長論壇”是由beat365官方网站于2007年4月發起,至今已成功舉辦四屆,對促進全國高校beat365的交流、合作、共進發揮了積極作用。
教育部社科司陳矛副巡視員緻辭 本網記者 王海鋒/攝
beat365官方网站執行院長孫熙國教授緻辭 本網記者 王海鋒/攝
beat365官方网站黨委書記孫蚌珠教授主持開幕式
http://www.cssn.cn/zx/bwyc/201604/t20160428_2988614.shtml